“待到花开疫散,妈妈一定好好陪你”。这是七贤岭街道小平岛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丽2月14日清晨发布的一条朋友圈,配图中的小女孩是她两岁半的女儿,正握着小拳头给妈妈加油打气。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她已经连续20多天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她用不同角色诠释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迎难而上 她是敢担当的“守土者”
除夕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小平岛第二社区接到有关疫情防控的通知后,李丽带着9名在连的工作人员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对下辖两个小区2819户居民开展了武汉抵连人员的第一轮排查。
大年初二,为了支援七贤岭街道辖区无社区覆盖的居住小区,社区的排查任务骤增到13个小区,13065户。将近5倍的工作量,没有台账、没有楼长、没有群众基础,来势汹汹的疫情却不给他们犹豫和思考的时间,只有迎难而上迅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在第一轮排查过程中,李丽带领13名社区工作人员,充分调动所在辖区物业,按照物业提供的业主信息,拨打了30000余个电话,耗时整整三天。建立上联系的居民越来越多,表格上的信息越来越完整,工作人员们的嗓子却都哑了。
船载千斤 她是果敢的“掌舵人”
小区封闭管理是当前防控疫情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支撑。七贤岭街道想方设法为各社区增派人手,充实防控力量。有下派的机关干部、有群众工作“零经验”的志愿者,如何合理调度各方人员,李丽琢磨着,调整着,在她的眼中,领导们排除万难给基层派来的支援力量,自己一定要用好了。在她的统筹安排下,没有官职高低、没有岗位贵贱,每个人都用其所长为防控工作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13个居民小区中,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疫情当前,封闭标准必须统一。李丽为了保证工作无漏点、无盲区,经常挨个小区督导落实,一整圈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寒冷的天气里,她却总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她经常说,不看不放心,走走才健康。
房屋有柱才不垮塌,团队有柱才不涣散。这场战“疫”任务重、战线长,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疲劳作战,体力心力承受着巨大压力,晚上交班后的碰头会是大家难得的交流时间。每每三五句后,就有人开始眼圈发红,抱头痛哭也是常有的事情。李丽一边跟着流泪,一边疏导大家,她知道她是队伍的核心,必须得撑住了。
漠视医嘱 她是不听话的病人
十年前,李丽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平日要靠口服药物和打胰岛素维持血糖。医生说她必须少食多餐多休息,不然血糖升高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工作繁忙,睡眠时间不够,吃饭也是随便扒拉一口,家人总得来电话提醒她吃药打针。2月6日,正开会安排工作任务,她感觉突然眼前一黑,就摔倒在地,吓坏了在场的同事。大家给她扶到座位上,准备送她上医院,她连连拒绝,口里一直念叨着“没事儿没事儿,让我缓缓,缓缓就好了。”同事们怕她病情加重,都劝她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她却说再等等,再等等……
刻意躲避 她是小心翼翼的“空气”妈妈
疫情当前,一线工作人员不仅面临着值守,更面临着病毒感染的风险。为了工作需要东奔西走的李丽,想起两岁半的女儿,总说那是她心中最甜蜜的牵挂,可是面对这个牵挂,她却只能做“空气”妈妈。
由于下班回家常常是深夜,女儿往往已经被姥姥哄睡了。即便有时到家早,她也能躲就躲,躲到孩子睡着之后再回家。因为一进门女儿总是哭着喊着让妈妈抱,白天接触的人多环境杂,她不太敢跟女儿亲密接触。作为妈妈,她多么渴望与孩子来一个温暖的拥抱,但她必须克制自己,必须谨慎小心地与她的小可爱保持距离。可是,经常孩子半夜起床,跑到妈妈床上,捧着妈妈,迷迷糊糊的说“妈妈回来了,我要跟妈妈睡”,望着女儿的小脸,她的眼泪顺着眼角止不住的流下来。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李丽说,她不只是妈妈,她还是党员,是党总支书记,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她必须坚守岗位,等待花开疫散。(文/图 陈贝贝 编辑/隋宝安)
“待到花开疫散,妈妈一定好好陪你”。这是七贤岭街道小平岛第二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丽2月14日清晨发布的一条朋友圈,配图中的小女孩是她两岁半的女儿,正握着小拳头给妈妈加油打气。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她已经连续20多天奋斗在工作岗位上,她用不同角色诠释着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
迎难而上 她是敢担当的“守土者”
除夕是春节假期的第一天,小平岛第二社区接到有关疫情防控的通知后,李丽带着9名在连的工作人员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对下辖两个小区2819户居民开展了武汉抵连人员的第一轮排查。
大年初二,为了支援七贤岭街道辖区无社区覆盖的居住小区,社区的排查任务骤增到13个小区,13065户。将近5倍的工作量,没有台账、没有楼长、没有群众基础,来势汹汹的疫情却不给他们犹豫和思考的时间,只有迎难而上迅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分配工作任务,在第一轮排查过程中,李丽带领13名社区工作人员,充分调动所在辖区物业,按照物业提供的业主信息,拨打了30000余个电话,耗时整整三天。建立上联系的居民越来越多,表格上的信息越来越完整,工作人员们的嗓子却都哑了。
船载千斤 她是果敢的“掌舵人”
小区封闭管理是当前防控疫情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支撑。七贤岭街道想方设法为各社区增派人手,充实防控力量。有下派的机关干部、有群众工作“零经验”的志愿者,如何合理调度各方人员,李丽琢磨着,调整着,在她的眼中,领导们排除万难给基层派来的支援力量,自己一定要用好了。在她的统筹安排下,没有官职高低、没有岗位贵贱,每个人都用其所长为防控工作发挥着最大的作用。
13个居民小区中,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但是疫情当前,封闭标准必须统一。李丽为了保证工作无漏点、无盲区,经常挨个小区督导落实,一整圈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寒冷的天气里,她却总是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她经常说,不看不放心,走走才健康。
房屋有柱才不垮塌,团队有柱才不涣散。这场战“疫”任务重、战线长,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疲劳作战,体力心力承受着巨大压力,晚上交班后的碰头会是大家难得的交流时间。每每三五句后,就有人开始眼圈发红,抱头痛哭也是常有的事情。李丽一边跟着流泪,一边疏导大家,她知道她是队伍的核心,必须得撑住了。
漠视医嘱 她是不听话的病人
十年前,李丽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平日要靠口服药物和打胰岛素维持血糖。医生说她必须少食多餐多休息,不然血糖升高可能会有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工作繁忙,睡眠时间不够,吃饭也是随便扒拉一口,家人总得来电话提醒她吃药打针。2月6日,正开会安排工作任务,她感觉突然眼前一黑,就摔倒在地,吓坏了在场的同事。大家给她扶到座位上,准备送她上医院,她连连拒绝,口里一直念叨着“没事儿没事儿,让我缓缓,缓缓就好了。”同事们怕她病情加重,都劝她回家好好休息休息,她却说再等等,再等等……
刻意躲避 她是小心翼翼的“空气”妈妈
疫情当前,一线工作人员不仅面临着值守,更面临着病毒感染的风险。为了工作需要东奔西走的李丽,想起两岁半的女儿,总说那是她心中最甜蜜的牵挂,可是面对这个牵挂,她却只能做“空气”妈妈。
由于下班回家常常是深夜,女儿往往已经被姥姥哄睡了。即便有时到家早,她也能躲就躲,躲到孩子睡着之后再回家。因为一进门女儿总是哭着喊着让妈妈抱,白天接触的人多环境杂,她不太敢跟女儿亲密接触。作为妈妈,她多么渴望与孩子来一个温暖的拥抱,但她必须克制自己,必须谨慎小心地与她的小可爱保持距离。可是,经常孩子半夜起床,跑到妈妈床上,捧着妈妈,迷迷糊糊的说“妈妈回来了,我要跟妈妈睡”,望着女儿的小脸,她的眼泪顺着眼角止不住的流下来。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李丽说,她不只是妈妈,她还是党员,是党总支书记,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她必须坚守岗位,等待花开疫散。(文/图 陈贝贝 编辑/隋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