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王塘街道官房社区活跃着一支由十多名“五老”志愿者组成的战”疫”小分队。他们虽然都已年过花甲,可把守家门、守护健康的职责却从不卸肩,成为了志愿者队伍中一抹特殊的风景。
官房社区内各小区均没有围墙,给封闭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点位太多,人手没法分配,防控压力真是很大。”官房社区书记王娟说,“退休党员孙凤红看到小区居民群通知要封闭管理,第一个报名当志愿者。考虑到她年纪太大,我一直劝她在家好好保重身体,可第二天她就带着另外几位‘五老’志愿者来请战了。”
“五老”们的热情,王娟推脱不掉,只能答应他们等天气暖和的时候出来替十分钟的班,让社区同志轮着吃饭就行。“军人就是哪里有困难冲到哪儿,不能挑轻活。书记,你尽管下命令,我身体硬朗,孩子们也支持。”73岁的退伍老军人朱作玉说话还是铿锵有力、落地砸坑。其他“五老”也纷纷表示自己身体好,不要组织上的照顾。最终王娟只能尽量把他们安排在离家较近的卡口,把御寒衣服、保温杯分给大家,嘱咐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硬撑着。
从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一天起,这支“五老”队伍就肩负起官房社区两个封闭小区的人员进出管控任务。这两个小区虽然加起来只有55户、174人,平时出入人员也不多,但毗邻旅顺南路,四通八达,管控难度并不小。“小刘,戴好口罩,看一下出入证,手腕伸出来我测一下体温。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口罩不是给阿姨戴的,是为了保护你自己的,快回家吧,外边冷。”类似的话老楼长林慧琴每天要说上几十遍,但一次次长辈般的关心和提醒,倒也让居民们更觉得温暖。
这支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是57岁的龙王塘中心小学退休教师陈喜清。每天很多她教过的学生都会经过这个卡口。“老师还和以前一样,给我们测体温也像上课一样认真,测完了又提醒我们注意保暖别着凉,可她自己的手却冻得通红。”“要不是每天上班,我也和老师一起来站岗。”第二天,陈喜清负责的卡口围栏上多了好几双包裹的整整齐齐的针织手套。“做老师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学生,如今退休了,但人民教师的职责不能丢,站好小区的岗,还能继续保护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冷点、累点都值得。”陈喜清戴上学生亲手编织的手套心里格外暖和。(文/图 张翠 编辑 隋宝安)
“五老”志愿者给居民测体温
在龙王塘街道官房社区活跃着一支由十多名“五老”志愿者组成的战”疫”小分队。他们虽然都已年过花甲,可把守家门、守护健康的职责却从不卸肩,成为了志愿者队伍中一抹特殊的风景。
官房社区内各小区均没有围墙,给封闭管理带来很大困难。“点位太多,人手没法分配,防控压力真是很大。”官房社区书记王娟说,“退休党员孙凤红看到小区居民群通知要封闭管理,第一个报名当志愿者。考虑到她年纪太大,我一直劝她在家好好保重身体,可第二天她就带着另外几位‘五老’志愿者来请战了。”
“五老”们的热情,王娟推脱不掉,只能答应他们等天气暖和的时候出来替十分钟的班,让社区同志轮着吃饭就行。“军人就是哪里有困难冲到哪儿,不能挑轻活。书记,你尽管下命令,我身体硬朗,孩子们也支持。”73岁的退伍老军人朱作玉说话还是铿锵有力、落地砸坑。其他“五老”也纷纷表示自己身体好,不要组织上的照顾。最终王娟只能尽量把他们安排在离家较近的卡口,把御寒衣服、保温杯分给大家,嘱咐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硬撑着。
从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一天起,这支“五老”队伍就肩负起官房社区两个封闭小区的人员进出管控任务。这两个小区虽然加起来只有55户、174人,平时出入人员也不多,但毗邻旅顺南路,四通八达,管控难度并不小。“小刘,戴好口罩,看一下出入证,手腕伸出来我测一下体温。出门一定戴好口罩,口罩不是给阿姨戴的,是为了保护你自己的,快回家吧,外边冷。”类似的话老楼长林慧琴每天要说上几十遍,但一次次长辈般的关心和提醒,倒也让居民们更觉得温暖。
这支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是57岁的龙王塘中心小学退休教师陈喜清。每天很多她教过的学生都会经过这个卡口。“老师还和以前一样,给我们测体温也像上课一样认真,测完了又提醒我们注意保暖别着凉,可她自己的手却冻得通红。”“要不是每天上班,我也和老师一起来站岗。”第二天,陈喜清负责的卡口围栏上多了好几双包裹的整整齐齐的针织手套。“做老师第一位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学生,如今退休了,但人民教师的职责不能丢,站好小区的岗,还能继续保护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人,冷点、累点都值得。”陈喜清戴上学生亲手编织的手套心里格外暖和。(文/图 张翠 编辑 隋宝安)
“五老”志愿者给居民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