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区20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2020年,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建设年为抓手,不断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推进改革,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检验量超过4份/千人口;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评审验收,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政治责任,强化党政领导
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范畴,把抓好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党政领导,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与区食安委整合。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亲自担任组长,并多次强调,必须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又高又新”发展事业来干,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强化督导考核,全力推动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持续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树立鲜明的激励导向,对表现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同时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三是注重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体系建设,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管体系,3个街道全部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街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全部出台本部门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涵盖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四是实施强有力食品安全保障,全年共投入食品安全经费260多万元,为各项工作开展给予有力支撑。领导干部分区包干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已经完善,按照管行业就得管安全的原则,分管副主任带领所辖部门对相关行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跟踪督导整改。
二、实施任务攻坚,创城成效显著
举全区之力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到根上、管到点上、落到实处,高标准通过创建省级验收,向通过国家验收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会一把手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创建工作,推动建立常态化调度制度,确保任务落实。二是按照市食安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打赢创建攻坚战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开展创建自查自纠,每月召开创建调度会,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创建“四个一精品”建设,积极打造精品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创建品质。四是发挥食安办牵头汇总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发挥协同联动效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街道主动处理早夜市手续;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调查无证餐饮单位。五是食品安全城市与文明城市创建同步进行,区食安委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同时负责“两城”同创,在召开调度会同时布置任务,同时听取汇报,在检查文明城创建工作同时一并检查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各部门工作力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三、坚持问题导向,防范化解风险
突出对托幼机构、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食堂的检查频次,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治理,保健食品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整改。一是开展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区食安办牵头组织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和市场监督管理所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压实食品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开展春、秋季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联合检查。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76家,重点检查食堂管理制度,食品进货来源,食品保存条件、食品加工过程等环节,发现无证单位3家,关停食堂1家,提出整改意见6家,并督促存在问题相关单位按期整改。二是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区食安办部署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14人次,累计检查农村大集等各类市场36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46家,检查食品经营主体442家,重点产品800余种,签订《食品生产经营者承诺书》46份、发放《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致全市人民群众的一封信》932余份,张贴海报、标语126张(条),悬挂宣传条幅10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组织培训9次。对检查中2家无小作坊生产许可证、1个无食品经营许可、1家超市台账记录不全进行立案调查; 2家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和1家餐饮加工场所条件不符合要求下达责令整改。三是将落实“四个最严”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领,坚持依法监管,严把质量安全关。重点对存在过期食品、超范围经营保健食品、食品分区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行政处罚。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涉食用户3210余户次,行政立案3件,罚没金额2万元。四是提升中小学校食堂餐饮质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聘用第三方服务公司,启动“高新区中小学校食堂提A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市场局2020年创新监管方式、服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食堂全方位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监管、监测、预警、咨询、评估等一体化服务,按照“一个标准,一套流程,一体配置”,建立起政府监督、学校监管、食堂自强、企业服务的“共治”体系。五是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工作。全年累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18批次;食品快速检测1350批次,抽检实现各环节全覆盖、重点品种全覆盖,食品合格率达到97%。六是强化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管理。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新区加强农贸市场、集体聚餐、冷库等重点场所及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销售、冷链食品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区市场监管局强化日常巡查,出动执法人员799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100家次,对3家隔离酒店每日开展检查排查,发放疫情防控承诺书、应急预案、健康码5000余份,指导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有序恢复现场就餐,同时联合街道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以农贸市场、商场、生鲜超市为重点单位,加强禁售野生动物和活禽监督检查,督促各市场主办单位落实扫码、登记、测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全面开展库存进口冷链货物核酸抽样检测工作,排查病毒隐患,累计出动1800人次,对辖区50家企业、101个冷库进行了核酸抽样检测。
四、推进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育放心肉菜市场2处。二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持续提升。持续推广“明厨亮灶”监管建设工作,规模以上社会餐饮单位覆盖率达94%。培育小餐饮示范一条街、餐饮示范店30家。三是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成效显现。制发《高新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多部门联合检查经营业户136户次,开展科普宣传4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3000份。
五、注重氛围营造,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对辖区街道及公共场所悬挂创城条幅进行了更新和维护,设立187处宣传栏,张贴5000份宣传画和海报,发放致市民一封信6000份、印有两建LOGO购物袋1万个,围裙5000个,纸巾盒1万个,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23场,组织社区宣讲活动26场。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搭建沟通桥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与市局、园区各部门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取得较好效果。二是积极发挥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按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的聘任条件,经过组织推荐,会议讨论,筛选投票等程序,聘任王珍星等20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义务监督,建立健全了我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三是认真回应群众诉求。充分运用网格化服务体系,并通过我区81118111市民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包括食品安全方面的各项民生诉求,全年受理食品安全投诉2670件,办结2641件。
尽管我区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巩固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工作机制,为全面实现“又高又新”发展目标,创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
大连高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 办公室
2020年12月1日
大连高新区20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报告
2020年,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建设年为抓手,不断压实责任、细化任务、狠抓落实、推进改革,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食品抽检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检验量超过4份/千人口;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评审验收,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政治责任,强化党政领导
党工委、管委会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范畴,把抓好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党政领导,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一是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组长的区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与区食安委整合。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亲自担任组长,并多次强调,必须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作为“又高又新”发展事业来干,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强化督导考核,全力推动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持续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体系,树立鲜明的激励导向,对表现突出的干部提拔重用,同时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三是注重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体系建设,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监管体系,3个街道全部建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街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全部出台本部门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涵盖全区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四是实施强有力食品安全保障,全年共投入食品安全经费260多万元,为各项工作开展给予有力支撑。领导干部分区包干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已经完善,按照管行业就得管安全的原则,分管副主任带领所辖部门对相关行业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跟踪督导整改。
二、实施任务攻坚,创城成效显著
举全区之力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着力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到根上、管到点上、落到实处,高标准通过创建省级验收,向通过国家验收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会一把手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创建工作,推动建立常态化调度制度,确保任务落实。二是按照市食安委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打赢创建攻坚战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开展创建自查自纠,每月召开创建调度会,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类问题。三是深入开展创建“四个一精品”建设,积极打造精品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创建品质。四是发挥食安办牵头汇总作用,推动相关部门发挥协同联动效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协调街道主动处理早夜市手续;公安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调查无证餐饮单位。五是食品安全城市与文明城市创建同步进行,区食安委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同时负责“两城”同创,在召开调度会同时布置任务,同时听取汇报,在检查文明城创建工作同时一并检查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各部门工作力度和效率大大提升。
三、坚持问题导向,防范化解风险
突出对托幼机构、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食堂的检查频次,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治理,保健食品专项整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对存在的问题坚决予以纠正整改。一是开展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区食安办牵头组织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和市场监督管理所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压实食品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开展春、秋季校园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联合检查。检查学校托幼机构食堂76家,重点检查食堂管理制度,食品进货来源,食品保存条件、食品加工过程等环节,发现无证单位3家,关停食堂1家,提出整改意见6家,并督促存在问题相关单位按期整改。二是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区食安办部署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14人次,累计检查农村大集等各类市场36次,检查食品生产主体46家,检查食品经营主体442家,重点产品800余种,签订《食品生产经营者承诺书》46份、发放《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致全市人民群众的一封信》932余份,张贴海报、标语126张(条),悬挂宣传条幅10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组织培训9次。对检查中2家无小作坊生产许可证、1个无食品经营许可、1家超市台账记录不全进行立案调查; 2家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和1家餐饮加工场所条件不符合要求下达责令整改。三是将落实“四个最严”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领,坚持依法监管,严把质量安全关。重点对存在过期食品、超范围经营保健食品、食品分区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行政处罚。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涉食用户3210余户次,行政立案3件,罚没金额2万元。四是提升中小学校食堂餐饮质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聘用第三方服务公司,启动“高新区中小学校食堂提A示范项目”。该项目是市场局2020年创新监管方式、服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食堂全方位进行食品安全监督、监管、监测、预警、咨询、评估等一体化服务,按照“一个标准,一套流程,一体配置”,建立起政府监督、学校监管、食堂自强、企业服务的“共治”体系。五是全面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检测工作。全年累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318批次;食品快速检测1350批次,抽检实现各环节全覆盖、重点品种全覆盖,食品合格率达到97%。六是强化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管理。为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高新区加强农贸市场、集体聚餐、冷库等重点场所及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销售、冷链食品重点品种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区市场监管局强化日常巡查,出动执法人员799人次,检查餐饮单位2100家次,对3家隔离酒店每日开展检查排查,发放疫情防控承诺书、应急预案、健康码5000余份,指导餐饮服务经营单位有序恢复现场就餐,同时联合街道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以农贸市场、商场、生鲜超市为重点单位,加强禁售野生动物和活禽监督检查,督促各市场主办单位落实扫码、登记、测温、佩戴口罩等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全面开展库存进口冷链货物核酸抽样检测工作,排查病毒隐患,累计出动1800人次,对辖区50家企业、101个冷库进行了核酸抽样检测。
四、推进深化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机制,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育放心肉菜市场2处。二是餐饮业质量安全持续提升。持续推广“明厨亮灶”监管建设工作,规模以上社会餐饮单位覆盖率达94%。培育小餐饮示范一条街、餐饮示范店30家。三是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成效显现。制发《高新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多部门联合检查经营业户136户次,开展科普宣传4场次,发放科普宣传材料3000份。
五、注重氛围营造,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对辖区街道及公共场所悬挂创城条幅进行了更新和维护,设立187处宣传栏,张贴5000份宣传画和海报,发放致市民一封信6000份、印有两建LOGO购物袋1万个,围裙5000个,纸巾盒1万个,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23场,组织社区宣讲活动26场。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搭建沟通桥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与市局、园区各部门开展联合检查20余次,取得较好效果。二是积极发挥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按照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的聘任条件,经过组织推荐,会议讨论,筛选投票等程序,聘任王珍星等20名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有效的义务监督,建立健全了我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三是认真回应群众诉求。充分运用网格化服务体系,并通过我区81118111市民服务热线全天候受理包括食品安全方面的各项民生诉求,全年受理食品安全投诉2670件,办结2641件。
尽管我区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巩固扩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果,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夯实组织基础,创新工作机制,为全面实现“又高又新”发展目标,创造良好食品安全环境。
大连高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 办公室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