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园区公安分局凌水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反诈第一宣传战线”的突出作用,着力推行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和进场所的“四进”举措,通过精准滴灌、靶向宣传等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扎牢电诈防范栅栏。
“全覆盖”宣传进社区,守住群众“钱袋子”
凌水派出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与凌水街道充分联动配合,制定宣防工作方案,组织全街17个社区书记和社区干部进行反诈知识培训讲课,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干部反诈宣防能力水平,并在每个社区选拔1-2名反电诈骨干,组建街道反电诈讲师团。
部署开展“扫楼行动”。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和大学生义务宣防员,统一配发红袖标,组织开展入户宣防。在辖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无死角的全领域宣传,对辖区每户居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使辖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
同时,派出所利用掌握的辖区内130余个社区、业主、楼组长和网格员等微信群开展网络宣传,并通过对到所办理业务的群众进行宣传,LED显示屏及悬挂条幅,在辖区5个疫苗接种点发放宣传单,利用无人机在疫苗接种点循环进行语音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渠道宣传。
“三统筹”机制进高校,为师生撑起“保护伞”
凌水派出所与辖区理工、海事大学两所高校的宣传、保卫、学管和团委等有关部门召开了联席会议。充分交流和探讨了电信诈骗的新形势和防范宣传的新趋势,研究建立了统筹点线面三个层次、统筹网上网下两个现场、统筹责任义务两个维度的“三统筹”工作机制,全面撑起了校园安全的“保护伞”。
自制了《筑牢反诈防线 共建和谐校园》反电诈宣传PPT,并选拔了一名有多年诈骗案件接报案工作经验的民警作为派出所讲师,组织理工、海事大学的学员管理干部、导员和学生干部分层次开设反诈培训课,同时在两所高校物色培养义务宣传员,组建高校讲师团。
通过前期在理工大学建立的全省首个户籍工作站,在师生办理业务的同时发放防电诈宣传册,为师生进行细致讲解;在高校教学楼、宿舍和图书馆等场馆大厅显著位置广泛设置宣传海报、标语和条幅,并进一步将宣传资料覆盖张贴到高校的每个寝室、教室和走廊等,让防电诈工作深入师生生活中,使师生真正做到了入心入脑。同时,组织高校学生会、团委和宣传等部门,通过拍摄短视频、编排节目等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反诈防范宣传。
上门服务进企业,织密“防诈网”
通过前期在辖区企业集中的7座写字楼内设立的“营商服企工作站”,组织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和安保负责人召开反诈培训会,发放《防范宣传确认书》签名存档,并在每个物业企业培养1名电诈专干,为企业及企业员工发放宣传册,并组织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讲解和答疑。
民警结合目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种类、危害性以及防范常识进行详细讲解,并针对“杀猪盘”试诈骗、网上刷单、网上贷款等相关案例进行了重点讲解。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要轻信中奖、欠费、网贷、刷单等情况的信息,做到遇骗不惊、及时报警,共同编制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安全防线。
“零死角”宣传进场所,全面拓展宣传防线
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辖区每个商业网点进行反诈宣传,将反诈宣传标语、海报张贴到每个场所及辖区宾馆、旅店的每个房间,并确保宣传资料从业人员和住店旅客人手一册;通过在餐饮、酒店等场所的餐桌、前台等部位摆放台卡等方式进行反诈警方提示;组织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在辖区网吧电脑开机屏和影院播放前植入反诈警方提示,并积极协调辖区物流寄递企业对快递包裹统一张贴反诈警方提示。
建立了辖区银行金融网点、手机营业网点和通讯网点微信群,并制作“反诈劝阻民警”公示牌,实行信息共享、强化日常调度;建立了手机营业厅和通讯网点实名制售卡登记簿,并组织社区民警强化对从业人员的日常教育和培训管理。(文∕蔡震)
高新园区公安分局凌水派出所充分发挥基层派出所“反诈第一宣传战线”的突出作用,着力推行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高校和进场所的“四进”举措,通过精准滴灌、靶向宣传等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扎牢电诈防范栅栏。
“全覆盖”宣传进社区,守住群众“钱袋子”
凌水派出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与凌水街道充分联动配合,制定宣防工作方案,组织全街17个社区书记和社区干部进行反诈知识培训讲课,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干部反诈宣防能力水平,并在每个社区选拔1-2名反电诈骨干,组建街道反电诈讲师团。
部署开展“扫楼行动”。组织社区民警、社区干部和大学生义务宣防员,统一配发红袖标,组织开展入户宣防。在辖区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无死角的全领域宣传,对辖区每户居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使辖区居民进一步提高反诈意识。
同时,派出所利用掌握的辖区内130余个社区、业主、楼组长和网格员等微信群开展网络宣传,并通过对到所办理业务的群众进行宣传,LED显示屏及悬挂条幅,在辖区5个疫苗接种点发放宣传单,利用无人机在疫苗接种点循环进行语音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渠道宣传。
“三统筹”机制进高校,为师生撑起“保护伞”
凌水派出所与辖区理工、海事大学两所高校的宣传、保卫、学管和团委等有关部门召开了联席会议。充分交流和探讨了电信诈骗的新形势和防范宣传的新趋势,研究建立了统筹点线面三个层次、统筹网上网下两个现场、统筹责任义务两个维度的“三统筹”工作机制,全面撑起了校园安全的“保护伞”。
自制了《筑牢反诈防线 共建和谐校园》反电诈宣传PPT,并选拔了一名有多年诈骗案件接报案工作经验的民警作为派出所讲师,组织理工、海事大学的学员管理干部、导员和学生干部分层次开设反诈培训课,同时在两所高校物色培养义务宣传员,组建高校讲师团。
通过前期在理工大学建立的全省首个户籍工作站,在师生办理业务的同时发放防电诈宣传册,为师生进行细致讲解;在高校教学楼、宿舍和图书馆等场馆大厅显著位置广泛设置宣传海报、标语和条幅,并进一步将宣传资料覆盖张贴到高校的每个寝室、教室和走廊等,让防电诈工作深入师生生活中,使师生真正做到了入心入脑。同时,组织高校学生会、团委和宣传等部门,通过拍摄短视频、编排节目等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反诈防范宣传。
上门服务进企业,织密“防诈网”
通过前期在辖区企业集中的7座写字楼内设立的“营商服企工作站”,组织企业负责人、财会人员和安保负责人召开反诈培训会,发放《防范宣传确认书》签名存档,并在每个物业企业培养1名电诈专干,为企业及企业员工发放宣传册,并组织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讲解和答疑。
民警结合目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种类、危害性以及防范常识进行详细讲解,并针对“杀猪盘”试诈骗、网上刷单、网上贷款等相关案例进行了重点讲解。教育引导企业员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要轻信中奖、欠费、网贷、刷单等情况的信息,做到遇骗不惊、及时报警,共同编制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安全防线。
“零死角”宣传进场所,全面拓展宣传防线
组织社区民警深入辖区每个商业网点进行反诈宣传,将反诈宣传标语、海报张贴到每个场所及辖区宾馆、旅店的每个房间,并确保宣传资料从业人员和住店旅客人手一册;通过在餐饮、酒店等场所的餐桌、前台等部位摆放台卡等方式进行反诈警方提示;组织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在辖区网吧电脑开机屏和影院播放前植入反诈警方提示,并积极协调辖区物流寄递企业对快递包裹统一张贴反诈警方提示。
建立了辖区银行金融网点、手机营业网点和通讯网点微信群,并制作“反诈劝阻民警”公示牌,实行信息共享、强化日常调度;建立了手机营业厅和通讯网点实名制售卡登记簿,并组织社区民警强化对从业人员的日常教育和培训管理。(文∕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