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城建设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的战略选择。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从诞生之初便承载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这里将建设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未来产业孵化地。大连高端创新资源、顶尖科研力量、尖端科研人才源源不断向这里汇聚,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辽宁、大连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瞄准未来 创新驱动
英歌石科学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这一定位清晰勾勒出英歌石科学城的整体轮廓——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原创性、引领性科学技术为核心,打造高水平开放性创新平台、“一站式”集聚性转化平台、复合性服务平台,激发“0-1”的创新突变,促进“1-10”的转化跃变,助力“10-N”的产业聚变。
科学城锚定“1+X”研究方向,以洁净能源为主线,深化拓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前沿领域。积极构建综合性科研生态体系,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集群,搭建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高水准小试中试转化基地,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
英歌石科学城里,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星罗棋布,形成一个个创新组团,充分汇聚大连产业、科教等优势和潜力,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立足英歌石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积极建设“一总部、二基地、三中心”。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落子于此,促进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优势力量交叉融合、集聚发展,形成联合优势,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能源科技“集团军”。
大连理工大学围绕“三纵一横”布局,在英歌石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其中,“三纵”聚焦科技创新的前端,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于学校的优势科研力量,建设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三个创新平台。“一横”则通过集聚需求、产品牵引,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围绕产业,联合企业共建全链条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与此同时,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大连高校院所的重要科研力量将加速向英歌石科学城聚合,协同联动、融合优势、聚焦前沿、瞄准未来,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英歌石科学城将积极引育更多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企业创新平台入驻。
科创引领 向新而动
英歌石科学城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未来产业研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英歌石科学城首批重点布局“11321”高能级创新平台。两个“1”即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即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实验室即辽宁滨海实验室(洁净能源、精细化工与催化研究方向)、辽宁黄海实验室(精密制造研究方向);1个大连实验室即大连凌水湾实验室(中药合成生物技术与工程、中药标准化与现代化等研究方向)。同时,高质量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组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航天催化材料、化学反应动力学、膜技术工程等研究方向)。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实验室组群入驻,一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将陆续汇聚于此。
科技是特质,创新是核心,策源是关键。英歌石科学城不仅是科技创新平台,更是创新策源中心。
科学城围绕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转化全过程,布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公共测试分析中心、孵化器和中试基地等五大中心,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着力强化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
全力打造“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级孵化链条,推动创业孵化载体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聚焦高能级专业赛道孵化器建设,开展与国内标杆孵化器运营商合作,探索细分赛道孵化器运营模式,夯实项目资源和落地服务保障,打造“新质孵化器”品牌。
围绕科学城创新策源和产业外溢需求,构建科学城核心区、成果转化区、产业协同区联动发展格局。其中,以科学城现有规划区域为核心区,重点布局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中小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特色产业园,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孵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高新区产业园为成果转化区,积极盘活存量空间,建设增量空间,集中承接核心区成果转化落地。以大连市域相关产业园为产业协同区,立足各相关区域创新发展独特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形成现实生产力。
历经两年建设,英歌石科学城“英”姿初现,高端科研力量加快入驻、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城区品质加速提升,一座世界级科学城正冉冉升起,一个承载城市发展能级跃升重任的创新策源中心在大连高新区西部巍然崛起。
(文/ 王博文)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城建设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顺应全球科技革命的战略选择。大连英歌石科学城从诞生之初便承载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这里将建设成为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地、未来产业孵化地。大连高端创新资源、顶尖科研力量、尖端科研人才源源不断向这里汇聚,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辽宁、大连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科技创新支撑。
瞄准未来 创新驱动
英歌石科学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这一定位清晰勾勒出英歌石科学城的整体轮廓——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以原创性、引领性科学技术为核心,打造高水平开放性创新平台、“一站式”集聚性转化平台、复合性服务平台,激发“0-1”的创新突变,促进“1-10”的转化跃变,助力“10-N”的产业聚变。
科学城锚定“1+X”研究方向,以洁净能源为主线,深化拓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等前沿领域。积极构建综合性科研生态体系,集中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集群,搭建科技服务支撑平台,建设高水准小试中试转化基地,加快集聚创新型企业。
英歌石科学城里,各类高能级科创平台星罗棋布,形成一个个创新组团,充分汇聚大连产业、科教等优势和潜力,全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立足英歌石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将积极建设“一总部、二基地、三中心”。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反应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落子于此,促进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优势力量交叉融合、集聚发展,形成联合优势,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能源科技“集团军”。
大连理工大学围绕“三纵一横”布局,在英歌石科学城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其中,“三纵”聚焦科技创新的前端,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基于学校的优势科研力量,建设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精细化工三个创新平台。“一横”则通过集聚需求、产品牵引,缩短成果转化周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围绕产业,联合企业共建全链条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协同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与此同时,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大连高校院所的重要科研力量将加速向英歌石科学城聚合,协同联动、融合优势、聚焦前沿、瞄准未来,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英歌石科学城将积极引育更多国内外一流科研团队、企业创新平台入驻。
科创引领 向新而动
英歌石科学城坚持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未来产业研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英歌石科学城首批重点布局“11321”高能级创新平台。两个“1”即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即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辽宁实验室即辽宁滨海实验室(洁净能源、精细化工与催化研究方向)、辽宁黄海实验室(精密制造研究方向);1个大连实验室即大连凌水湾实验室(中药合成生物技术与工程、中药标准化与现代化等研究方向)。同时,高质量建设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组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航天催化材料、化学反应动力学、膜技术工程等研究方向)。接下来,还将有更多实验室组群入驻,一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将陆续汇聚于此。
科技是特质,创新是核心,策源是关键。英歌石科学城不仅是科技创新平台,更是创新策源中心。
科学城围绕科技创新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转化全过程,布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公共测试分析中心、孵化器和中试基地等五大中心,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着力强化科技服务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
全力打造“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三级孵化链条,推动创业孵化载体向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聚焦高能级专业赛道孵化器建设,开展与国内标杆孵化器运营商合作,探索细分赛道孵化器运营模式,夯实项目资源和落地服务保障,打造“新质孵化器”品牌。
围绕科学城创新策源和产业外溢需求,构建科学城核心区、成果转化区、产业协同区联动发展格局。其中,以科学城现有规划区域为核心区,重点布局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中小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特色产业园,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孵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高新区产业园为成果转化区,积极盘活存量空间,建设增量空间,集中承接核心区成果转化落地。以大连市域相关产业园为产业协同区,立足各相关区域创新发展独特优势和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形成现实生产力。
历经两年建设,英歌石科学城“英”姿初现,高端科研力量加快入驻、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城区品质加速提升,一座世界级科学城正冉冉升起,一个承载城市发展能级跃升重任的创新策源中心在大连高新区西部巍然崛起。
(文/ 王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