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文件编号: | 大高管发〔2014〕17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
发布日期: | 2014年4月2日 | 有效性: | |
公开方式: |
各街道办事处、机关各部门,各驻区机构:
现将高新区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
2014年4月2日
高新区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两会会议精神,结合十二五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调结构、保民生、促增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保护资源、有利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确保土地供应和市场需求平衡为原则,合理调配各类用地供应指标,全力保障年度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促进节约集约高效用地,促进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
为加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充分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17号),结合高新园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参考上年度供地情况和本年度用地需求,制定本计划。
三、计划指标
(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大连高新区管理范围包括凌水街道、龙王塘街道、奶牛场、龙头产业园等几个区域,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其中约2/3的土地为山林、绿地不可用于建设,可建设用地约占1/3。根据总体规划,到2020年,高新园区建设用地达到4626公顷。
大连高新园区历年土地供应情况表
年度 |
供地总宗数 |
面积(公顷) |
1994 |
4 |
2.91 |
1995 |
13 |
8.1176 |
1996 |
8 |
2.5745 |
1997 |
12 |
7.7671 |
1998 |
8 |
3.8345 |
1999 |
16 |
13.6356 |
2000 |
28 |
49.73 |
2001 |
37 |
118.3638 |
2002 |
29 |
109.7981 |
2003 |
30 |
52.37308 |
2004 |
43 |
368.3861 |
2005 |
37 |
125.2745 |
2006 |
57 |
163.427 |
2007 |
21 |
47.393 |
2008 |
31 |
77.64119 |
2009 |
55 |
200.7744 |
2010 |
112 |
407.9143 |
2011 |
54 |
124.89 |
2012 |
29 |
51.39 |
2013 |
5 |
23.55634 |
合计 |
575 |
1834.86104 |
结合以前年度供地情况,根据国家调控政策、土地市场环境及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安排2014年度高新园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12.9公顷。
(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数量和构成比例
综合上年度供地情况,2014年度高新园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商服用地2.0公顷,占15.5%;工矿仓储用地1.0公顷,占7.8%;住宅用地3.9公顷,占30.2%(其他保障性住房及中小户型占70%以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0公顷,占31.0%,交通运输用地2公顷,占15.5%。
(三)国有建设用地来源
利用存量建设用地4.0公顷;利用以前年度征转用土地8.9公顷。
四、土地供应政策导向
(一)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高新园区的功能定位为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与开放先导区,是全域城市化、高端化、国际化示范区,国际一流创新型特色科技新城区。产业发展布局中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及用地结构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居住用地有所增加。随着软件和外包服务业的发展,大量软件外包企业进入大连高新园区,原有的软件企业也在不断做大做强,工作人口和常住人口会急剧增加,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
二是工业仓储用地比例降低、公共设施用地比例提高。大连高新园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几年,高新区内传统工业项目用地会大量减少,而科研、教育、办公用地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二)稳定住宅用地供应。
稳定住宅用地供应,进一步提高政策性住房用地的比例,合理把握供地时序,着力改善民生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保持土地储备开发投资合理规模,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住房保障能力,稳定住宅用地供应,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确保公租房用地供应,中小户型住宅用地供应量不低于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70%。紧密跟踪市场形势,优化住宅供应方式和时序。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规模,出让面积不超过20公顷;支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发展,解决居民的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三)促进土地集约节约用地,合理配置工业用地供应结构。
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优先保证具有高效、高辐射力的优势产业的用地供应,支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用地供应,推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保障公共设施土地供应,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继续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土地供应,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保障能源和资源设施、市政公用环卫设施、环境建设等项目用地供应,提高城市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城市综合功能完善、改善城市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重点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应急管理等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设施土地供应,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五、国有建设用地供地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是对高新园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国土部门提前参与指导项目方案编制,强化年度计划的控制和引导,严格把住产业政策、规划选址、供地方式和供地数量“四关”,确保将有限的用地计划用在刀刃上。二是加快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清理工作,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区储备领导小组会,协调关系,及时解决储备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建立土地储备项目审核机制,科学确定土地储备项目开发成本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合理有效的控制区域地价水平。四是进一步缩短招拍挂审批手续的办理时限,对具备招拍挂条件的项目及时召开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交易委员会会议,通过后立即开展招拍挂工作。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
2014年4月2日
各街道办事处、机关各部门,各驻区机构:
现将高新区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
2014年4月2日
高新区2014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两会会议精神,结合十二五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调结构、保民生、促增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保护资源、有利于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确保土地供应和市场需求平衡为原则,合理调配各类用地供应指标,全力保障年度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促进节约集约高效用地,促进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计划的目的、意义和编制依据
为加强国有建设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充分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17号),结合高新园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参考上年度供地情况和本年度用地需求,制定本计划。
三、计划指标
(一)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大连高新区管理范围包括凌水街道、龙王塘街道、奶牛场、龙头产业园等几个区域,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其中约2/3的土地为山林、绿地不可用于建设,可建设用地约占1/3。根据总体规划,到2020年,高新园区建设用地达到4626公顷。
大连高新园区历年土地供应情况表
年度 |
供地总宗数 |
面积(公顷) |
1994 |
4 |
2.91 |
1995 |
13 |
8.1176 |
1996 |
8 |
2.5745 |
1997 |
12 |
7.7671 |
1998 |
8 |
3.8345 |
1999 |
16 |
13.6356 |
2000 |
28 |
49.73 |
2001 |
37 |
118.3638 |
2002 |
29 |
109.7981 |
2003 |
30 |
52.37308 |
2004 |
43 |
368.3861 |
2005 |
37 |
125.2745 |
2006 |
57 |
163.427 |
2007 |
21 |
47.393 |
2008 |
31 |
77.64119 |
2009 |
55 |
200.7744 |
2010 |
112 |
407.9143 |
2011 |
54 |
124.89 |
2012 |
29 |
51.39 |
2013 |
5 |
23.55634 |
合计 |
575 |
1834.86104 |
结合以前年度供地情况,根据国家调控政策、土地市场环境及园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安排2014年度高新园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12.9公顷。
(二)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结构、数量和构成比例
综合上年度供地情况,2014年度高新园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商服用地2.0公顷,占15.5%;工矿仓储用地1.0公顷,占7.8%;住宅用地3.9公顷,占30.2%(其他保障性住房及中小户型占70%以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4.0公顷,占31.0%,交通运输用地2公顷,占15.5%。
(三)国有建设用地来源
利用存量建设用地4.0公顷;利用以前年度征转用土地8.9公顷。
四、土地供应政策导向
(一)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高新园区的功能定位为国家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创新与开放先导区,是全域城市化、高端化、国际化示范区,国际一流创新型特色科技新城区。产业发展布局中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及用地结构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居住用地有所增加。随着软件和外包服务业的发展,大量软件外包企业进入大连高新园区,原有的软件企业也在不断做大做强,工作人口和常住人口会急剧增加,带来大量的住房需求。
二是工业仓储用地比例降低、公共设施用地比例提高。大连高新园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几年,高新区内传统工业项目用地会大量减少,而科研、教育、办公用地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二)稳定住宅用地供应。
稳定住宅用地供应,进一步提高政策性住房用地的比例,合理把握供地时序,着力改善民生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保持土地储备开发投资合理规模,增强政府调控土地市场和住房保障能力,稳定住宅用地供应,支持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确保公租房用地供应,中小户型住宅用地供应量不低于住宅用地供应总量的70%。紧密跟踪市场形势,优化住宅供应方式和时序。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规模,出让面积不超过20公顷;支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发展,解决居民的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三)促进土地集约节约用地,合理配置工业用地供应结构。
结合辽宁沿海经济带和大连全域城市化建设,优先保证具有高效、高辐射力的优势产业的用地供应,支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和功能区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支持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用地供应,推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落地。
(四)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保障公共设施土地供应,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继续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土地供应,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保障能源和资源设施、市政公用环卫设施、环境建设等项目用地供应,提高城市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城市综合功能完善、改善城市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重点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应急管理等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设施土地供应,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五、国有建设用地供地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是对高新园区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优先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国土部门提前参与指导项目方案编制,强化年度计划的控制和引导,严格把住产业政策、规划选址、供地方式和供地数量“四关”,确保将有限的用地计划用在刀刃上。二是加快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清理工作,按照项目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区储备领导小组会,协调关系,及时解决储备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建立土地储备项目审核机制,科学确定土地储备项目开发成本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底价,合理有效的控制区域地价水平。四是进一步缩短招拍挂审批手续的办理时限,对具备招拍挂条件的项目及时召开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交易委员会会议,通过后立即开展招拍挂工作。
大连高新区管委会
2014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