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高新区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检查工作动员部署会,通报全市第3次文明指数测评有关高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扣分情况、部署创城迎检工作任务。市委常委,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对创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委领导孙龙业、赵日强、荆全洪、盛金满、朱显成、赵百强、刘源波、曲家都、巴刚参加会议。区城管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龙业主持会议。
会上,区党工委委员、总工会主席刘源波通报了全市第3次文明指数测评中,高新区在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公共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扣分情况,并部署创城迎检工作任务;城管局、执法局、交警大队、凌水街道的主要领导做表态发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盛金满、朱显成、赵百强结合各自分管领域提出工作要求;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荆全洪从监督执纪、追责问责角度提出明确要求。
曾波在讲话中指出,文明城创建是一个硬指标,是一个不能有丝毫麻痹、放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年全市组织的第3次测评中,成绩下滑得这么快、这么突然绝不是偶然的。
一是麻痹松劲松懈。许多同志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二是盲目乐观。看到第二次测评的成绩还比较好,抓这项工作的力度有所下降。三是压力传导不到位。上热下冷,压力没有传导到最基层最末梢,才导致问题出现反弹。四是缺乏斗争精神。创城工作是一项较真碰硬的工作,当老好人、抹不开情面,甚至得过且过,直接结果就是在检查评比中不过关。五是领导投入的精力还不够。督导督查不够,发动群众不够,还有应付的心理。六是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涉及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公共秩序和其他方面四项内容的单位、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责任没有履行好。七是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八是追责问责不够。针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就要问责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片。
曾波指出,今年初,党工委在抓全区各项建设、各项工作中提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唯旗誓夺”标准和要求,这样的测评结果,与党工委提出的这一要求很不相符。11月底,中央文明办将会来大连进行检查测评,高新区要做到知耻而后勇,切实把市里在测评中指出的问题解决好,把文明城创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强化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创城工作要用成绩说话,要始终绷紧文明城创建这根弦,倒排工期、争分夺秒,大干十天,为荣誉而战,为大连而战。对市里测评中指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要天天调度,齐抓共管,举全区之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落实好、解决好。
二、全面对标对表新的测评体系,切实把创城工作的短板补齐。新的测评体系内容更加务实,标准更为严格。我们要深研、弄懂、吃透新的测评体系,精准发力,以改善市容环境、规范交通秩序和营造宣传氛围为突破口,进入实战状态,坚决打赢打好创城攻坚战持久战。
一要全面改善市容环境。针对高新区环境卫生方面涉及的148处问题要一项一项进行梳理、一项一项去解决、一项一项去抓整改“回头看”、一项一项落实到人。要找准差距,盯住短板,推动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向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和城乡结合部等老大难问题点位延伸,依法依规全力攻坚,加大集中治理力度。对于秋菜售卖点,务必做到场撤地净、规范经营;对供暖企业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大检查排查力度;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发力,确保治理一处、达标一处、巩固一处,对重难点问题,不仅要死看死守,更要守住成果、看出成效。
二要持续规范交通秩序。既要管好动态交通,也要管好静态交通。针对涉及的60处交通管理问题,要克服畏难情绪,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体制机制。交警部门要做到“严”字当头,加大检查、处罚力度。
三要营造好宣传氛围。在公共舆宣工程打造、公益广告投放上,一定要突出坚持“又高又新”特色,不断提高辖区群众对创城工作知晓率、满意度、参与率。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升级晋档。全区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认认真真干活,少讲过程、多看结果,努力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发扬斗争精神,彻底扭转文明城市测评的不利局面。
第一,必须推动责任落实到位。要认真对照新的体系标准,明确创城目标任务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由谁来干、怎么调度、如何检查、整改“回头看”内容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要逐条逐项查摆,列出工作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把任务细化到人、分解到点,确保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不要怕得罪人,不能患得患失,不要缩手缩脚。在创城工作中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影响和破坏文明城创建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坚决予以制止和反对。
第三,必须强化督导检查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实打实、见真章、动真格的工作,任何浮在表面的行为都要不得,任何看面子、讲人情的做法都行不通,任何搞变通、走捷径的套路都会自食苦果。各位分管领导要充分利用实地督导、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动态管理、销号督办。
第四,必须搞好保障。创城工作需要人力保障时,可以抽调力量助力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经费保障时要舍得投入,把有限的财力用好用足,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财力保障。(文/杨晶 摄影/郭瑞芳)
11月6日,高新区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测评检查工作动员部署会,通报全市第3次文明指数测评有关高新区存在的问题和扣分情况、部署创城迎检工作任务。市委常委,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曾波对创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委领导孙龙业、赵日强、荆全洪、盛金满、朱显成、赵百强、刘源波、曲家都、巴刚参加会议。区城管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参加。高新区和生态科技创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龙业主持会议。
会上,区党工委委员、总工会主席刘源波通报了全市第3次文明指数测评中,高新区在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公共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扣分情况,并部署创城迎检工作任务;城管局、执法局、交警大队、凌水街道的主要领导做表态发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盛金满、朱显成、赵百强结合各自分管领域提出工作要求;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荆全洪从监督执纪、追责问责角度提出明确要求。
曾波在讲话中指出,文明城创建是一个硬指标,是一个不能有丝毫麻痹、放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年全市组织的第3次测评中,成绩下滑得这么快、这么突然绝不是偶然的。
一是麻痹松劲松懈。许多同志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没有做到反复抓、抓反复。二是盲目乐观。看到第二次测评的成绩还比较好,抓这项工作的力度有所下降。三是压力传导不到位。上热下冷,压力没有传导到最基层最末梢,才导致问题出现反弹。四是缺乏斗争精神。创城工作是一项较真碰硬的工作,当老好人、抹不开情面,甚至得过且过,直接结果就是在检查评比中不过关。五是领导投入的精力还不够。督导督查不够,发动群众不够,还有应付的心理。六是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不到位。涉及环境卫生、交通管理、公共秩序和其他方面四项内容的单位、部门工作没有做到位,责任没有履行好。七是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八是追责问责不够。针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就要问责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片。
曾波指出,今年初,党工委在抓全区各项建设、各项工作中提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唯旗誓夺”标准和要求,这样的测评结果,与党工委提出的这一要求很不相符。11月底,中央文明办将会来大连进行检查测评,高新区要做到知耻而后勇,切实把市里在测评中指出的问题解决好,把文明城创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强化做好创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创城工作要用成绩说话,要始终绷紧文明城创建这根弦,倒排工期、争分夺秒,大干十天,为荣誉而战,为大连而战。对市里测评中指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要天天调度,齐抓共管,举全区之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落实好、解决好。
二、全面对标对表新的测评体系,切实把创城工作的短板补齐。新的测评体系内容更加务实,标准更为严格。我们要深研、弄懂、吃透新的测评体系,精准发力,以改善市容环境、规范交通秩序和营造宣传氛围为突破口,进入实战状态,坚决打赢打好创城攻坚战持久战。
一要全面改善市容环境。针对高新区环境卫生方面涉及的148处问题要一项一项进行梳理、一项一项去解决、一项一项去抓整改“回头看”、一项一项落实到人。要找准差距,盯住短板,推动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向背街小巷、居民楼院和城乡结合部等老大难问题点位延伸,依法依规全力攻坚,加大集中治理力度。对于秋菜售卖点,务必做到场撤地净、规范经营;对供暖企业的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大检查排查力度;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发力,确保治理一处、达标一处、巩固一处,对重难点问题,不仅要死看死守,更要守住成果、看出成效。
二要持续规范交通秩序。既要管好动态交通,也要管好静态交通。针对涉及的60处交通管理问题,要克服畏难情绪,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治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治理体制机制。交警部门要做到“严”字当头,加大检查、处罚力度。
三要营造好宣传氛围。在公共舆宣工程打造、公益广告投放上,一定要突出坚持“又高又新”特色,不断提高辖区群众对创城工作知晓率、满意度、参与率。
三、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升级晋档。全区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认认真真干活,少讲过程、多看结果,努力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发扬斗争精神,彻底扭转文明城市测评的不利局面。
第一,必须推动责任落实到位。要认真对照新的体系标准,明确创城目标任务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由谁来干、怎么调度、如何检查、整改“回头看”内容有哪些等一系列问题;要逐条逐项查摆,列出工作清单,建立台账,明确责任,把任务细化到人、分解到点,确保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不要怕得罪人,不能患得患失,不要缩手缩脚。在创城工作中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影响和破坏文明城创建的人和事不留情面,坚决予以制止和反对。
第三,必须强化督导检查考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实打实、见真章、动真格的工作,任何浮在表面的行为都要不得,任何看面子、讲人情的做法都行不通,任何搞变通、走捷径的套路都会自食苦果。各位分管领导要充分利用实地督导、群众监督等多种方式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动态管理、销号督办。
第四,必须搞好保障。创城工作需要人力保障时,可以抽调力量助力相关职能部门;需要经费保障时要舍得投入,把有限的财力用好用足,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财力保障。(文/杨晶 摄影/郭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