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高新区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高新区确定重点培育“1+5”产业方向,明确“一核两城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一年中,交上一份助推大连高质量发展的厚重答卷。
据了解,2019年,高新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增长1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亿元,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44.3%;进出口总额90.6亿元,增长11.98%。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前列。全年净增高科技企业277家,总数757家;专利申请量3288件、授权量212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102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4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区域金融机构121家;科技成果转化240项。新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普及率93.13%,居全省首位。提前全面完成自创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录入系统中政务服务事项841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启动高新区市民服务平台暨81118111市民热线。
2020年,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核心区为中心,全面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将做好英歌石科学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集聚创新要素 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领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力争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瞪羚企业26家,总数达到50家。成立高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启动运营能源产业创投基金。对红凌路等10条路街绿化带进行有机更新,新建公园3座,完成大华锦绣华城学校建设,开工建设中铁诺德学校,开办龙湖云峰公立幼儿园。(杨晶 记者刘湘竹)
文章刊发于1月3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媒体
记者昨日从高新区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高新区确定重点培育“1+5”产业方向,明确“一核两城多园”产业空间布局,在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一年中,交上一份助推大连高质量发展的厚重答卷。
据了解,2019年,高新区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亿元,增长1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8亿元,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增长44.3%;进出口总额90.6亿元,增长11.98%。各项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前列。全年净增高科技企业277家,总数757家;专利申请量3288件、授权量2124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2件;技术合同成交额102亿元;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4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区域金融机构121家;科技成果转化240项。新办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普及率93.13%,居全省首位。提前全面完成自创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录入系统中政务服务事项841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启动高新区市民服务平台暨81118111市民热线。
2020年,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创投中心核心区为中心,全面提高园区综合竞争力。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将做好英歌石科学城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集聚创新要素 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领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力争培育独角兽企业1家,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瞪羚企业26家,总数达到50家。成立高新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启动运营能源产业创投基金。对红凌路等10条路街绿化带进行有机更新,新建公园3座,完成大华锦绣华城学校建设,开工建设中铁诺德学校,开办龙湖云峰公立幼儿园。(杨晶 记者刘湘竹)
文章刊发于1月3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