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高新区凌水街道大山村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区街党工委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构筑起基层防控疫情的第一道严密防线。
靠前指挥 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
村党委第一时间成立防控疫情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张晶、第一书记王居武担任组长。他们及时组织制定防控疫情方案,果断做出利用广场大屏幕进行防护宣传、协调派出所帮助社区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对武汉返连人员居住楼栋及时进行消毒等7项决策。在村防控指挥中心,制作各社区疫情排查统计表,标明各类人员情况,做到挂图作战、列表销号。
村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沉到社区,分区包片,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了解到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做饭,就派村党员下到五个社区,自掏腰包买菜,做好热腾腾的午饭;了解到社区居民急缺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品,就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防控物资及时到位。
从街道党工委部署防控工作至今,村党委班子成员昼夜连续奋战,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他们以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风雪逆行 把岗位当作战位
大年三十,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可是,当村党员和五个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上岗通知后,大家都毫不迟疑地赶赴单位。回老家过年的,一边在家里打电话与居民联系,一边让家人帮忙安排回程。在返程的人员中,有一大早开车往回赶的,也有退票改签坐一夜火车的。远在江苏的党员张芹因为没有合适的航班回连,她辗转多次换乘火车、汽车,以最快速度赶回社区。
漫谷社区党员高云霞,腊月二十九才把女儿从庄河的姥爷家接回身边,当接到通知后,她立刻打电话,让父母连夜又往返近400公里把孩子接回庄河,两位老人回到家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3点多。
清馨社区副主任梁小川,6个月大的女儿尚在哺乳期。自从投入防控工作后,她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忙得顾不上回家给孩子喂奶。每当大家催促她回家时,她总是说:“没事儿,我再打个电话,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景丽媛的爱人是一名驻扎在南海的现役军人,一家人聚少离多。今年春节是她丈夫服役16年、结婚7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全家人充满了期待。接到通知后,她抱歉地对丈夫说:“请你多理解,我必须马上赶到社区。”接下来,她只能在每天排查的间歇与丈夫暂短视频……
党员于晓平患急性气管炎,每天两次到医院打点滴,打完之后就立刻回到岗位上。她不停地打电话逐户排查,有的居民问她:“怎么你都咳嗽了,是不是被隔离了?”她还要耐心向居民解释,请大家放心。
率先垂范 越是艰险越向前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情况下能豁出来”——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哪里工作最艰巨,哪里就能看到共产党员的身影。
从大年三十开始,村机关和社区的党员们便展开了对辖区10738户人员的全面排查。程锦、赵艳华、张程铖等社区书记带领工作人员,按照网格化的责任分工,给各自管片的居民逐家逐户地打电话、确认相关信息;实在找不到的,就通过询问楼长、联系邻居、与派出所沟通等方式法,千方百计把排查工作做到位。
漫谷社区黄先生一家三口从武汉返连后发烧,街道防指急需联系到本人、完善该户的信息。村防指副指挥程谟方初一晚上22时接到电话后,立即与社区沟通,迅速调集工作人员到岗。在查遍了社区、物业相关信息无果的情况下,最后通过派出所公安大数据库查到这一家的准确电话。当把完整信息上报街道后,已是半夜12点半。
对于查出的武汉返连人员,社区书记们亲自与他们进行对接,主动添加其微信,全程掌握他们的情况。清馨社区书记刘忠波始终冲在第一线,对排查出的13位武汉来连人员逐一打电话核实,实时向街道防指反馈情况。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户,她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IT家园社区书记林平对隔离人员范女士一家格外关心,主动帮助他们买蔬菜、拿快递、送一些生活必需品,让一家人十分感动。
凝聚力量 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大格局
共产党员是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村党委和社区党总支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发动群众,增强信心,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村党委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将支部书记、党员、楼长、志愿者编入网格之中,分配任务、明确职责,统一调配。各网格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担任务和排查对象,每天排查的情况由社区集中汇总,从中确定重点住户和重点人员,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各社区分别成立党员巡逻队,每天排查辖区来往人员,对不戴口罩的进行劝解,对聚堆儿打扑克的进行劝离,并通过发放宣传单、小喇叭广播、悬挂标语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疫情的预防常识。
社区党员注重在排忧解难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面对一“罩”难求的情况,工作在一线的社区党员把家中仅有的口罩拿出来送给急需的居民。当一家刚从新加坡回来的住户接到社区送来的口罩时,感激地说:“我到处都买不到口罩,家里还有老人,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疫情防控既是战场也是考场。接下来,面对新一轮的春运复工潮,更艰巨的任务摆在大家面前。大山村党员干部决心以为民服务的情怀和不辱使命的担当,顽强奋战,冲锋在前,向上级党组织和辖区居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高新区凌水街道大山村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区街党工委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构筑起基层防控疫情的第一道严密防线。
靠前指挥 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
村党委第一时间成立防控疫情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张晶、第一书记王居武担任组长。他们及时组织制定防控疫情方案,果断做出利用广场大屏幕进行防护宣传、协调派出所帮助社区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对武汉返连人员居住楼栋及时进行消毒等7项决策。在村防控指挥中心,制作各社区疫情排查统计表,标明各类人员情况,做到挂图作战、列表销号。
村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沉到社区,分区包片,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了解到社区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做饭,就派村党员下到五个社区,自掏腰包买菜,做好热腾腾的午饭;了解到社区居民急缺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品,就立即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防控物资及时到位。
从街道党工委部署防控工作至今,村党委班子成员昼夜连续奋战,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他们以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风雪逆行 把岗位当作战位
大年三十,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可是,当村党员和五个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上岗通知后,大家都毫不迟疑地赶赴单位。回老家过年的,一边在家里打电话与居民联系,一边让家人帮忙安排回程。在返程的人员中,有一大早开车往回赶的,也有退票改签坐一夜火车的。远在江苏的党员张芹因为没有合适的航班回连,她辗转多次换乘火车、汽车,以最快速度赶回社区。
漫谷社区党员高云霞,腊月二十九才把女儿从庄河的姥爷家接回身边,当接到通知后,她立刻打电话,让父母连夜又往返近400公里把孩子接回庄河,两位老人回到家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3点多。
清馨社区副主任梁小川,6个月大的女儿尚在哺乳期。自从投入防控工作后,她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忙得顾不上回家给孩子喂奶。每当大家催促她回家时,她总是说:“没事儿,我再打个电话,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景丽媛的爱人是一名驻扎在南海的现役军人,一家人聚少离多。今年春节是她丈夫服役16年、结婚7年来第一次回家过年,全家人充满了期待。接到通知后,她抱歉地对丈夫说:“请你多理解,我必须马上赶到社区。”接下来,她只能在每天排查的间歇与丈夫暂短视频……
党员于晓平患急性气管炎,每天两次到医院打点滴,打完之后就立刻回到岗位上。她不停地打电话逐户排查,有的居民问她:“怎么你都咳嗽了,是不是被隔离了?”她还要耐心向居民解释,请大家放心。
率先垂范 越是艰险越向前
“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情况下能豁出来”——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哪里工作最艰巨,哪里就能看到共产党员的身影。
从大年三十开始,村机关和社区的党员们便展开了对辖区10738户人员的全面排查。程锦、赵艳华、张程铖等社区书记带领工作人员,按照网格化的责任分工,给各自管片的居民逐家逐户地打电话、确认相关信息;实在找不到的,就通过询问楼长、联系邻居、与派出所沟通等方式法,千方百计把排查工作做到位。
漫谷社区黄先生一家三口从武汉返连后发烧,街道防指急需联系到本人、完善该户的信息。村防指副指挥程谟方初一晚上22时接到电话后,立即与社区沟通,迅速调集工作人员到岗。在查遍了社区、物业相关信息无果的情况下,最后通过派出所公安大数据库查到这一家的准确电话。当把完整信息上报街道后,已是半夜12点半。
对于查出的武汉返连人员,社区书记们亲自与他们进行对接,主动添加其微信,全程掌握他们的情况。清馨社区书记刘忠波始终冲在第一线,对排查出的13位武汉来连人员逐一打电话核实,实时向街道防指反馈情况。对于不理解、不配合的住户,她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IT家园社区书记林平对隔离人员范女士一家格外关心,主动帮助他们买蔬菜、拿快递、送一些生活必需品,让一家人十分感动。
凝聚力量 形成群防群控的工作大格局
共产党员是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村党委和社区党总支积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既当战斗员,又当宣传员,发动群众,增强信心,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村党委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将支部书记、党员、楼长、志愿者编入网格之中,分配任务、明确职责,统一调配。各网格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分担任务和排查对象,每天排查的情况由社区集中汇总,从中确定重点住户和重点人员,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各社区分别成立党员巡逻队,每天排查辖区来往人员,对不戴口罩的进行劝解,对聚堆儿打扑克的进行劝离,并通过发放宣传单、小喇叭广播、悬挂标语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疫情的预防常识。
社区党员注重在排忧解难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面对一“罩”难求的情况,工作在一线的社区党员把家中仅有的口罩拿出来送给急需的居民。当一家刚从新加坡回来的住户接到社区送来的口罩时,感激地说:“我到处都买不到口罩,家里还有老人,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疫情防控既是战场也是考场。接下来,面对新一轮的春运复工潮,更艰巨的任务摆在大家面前。大山村党员干部决心以为民服务的情怀和不辱使命的担当,顽强奋战,冲锋在前,向上级党组织和辖区居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