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水派出所社区民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烈日炎炎,当疫情再次袭扰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之时,凌水派出所高举“忠诚、担当、卓越、创新”的高新公安精神旗帜,社区民警再一次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谱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
“我是党员我担当”
——庙岭警务区民警徐浩
7月26日,徐浩着装整齐,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出现在社区采样现场,开启了秩序维护工作。
第一天的检测面临着应检人员众多、维护设施缺乏、工作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徐浩同志临危不乱,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排队等候的方式,利用小区小广场地面方砖划定每一个等候点位,不间断地用警用扩音器喊话,全天几乎一刻不停地组织群众有序排队,确保人员能够有序等候,确保不出现人员聚集。
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之下,徐浩戴的护目镜里都是雾气,脸上的汗珠不停滚落。突然,他发现了一位独自坐着轮椅排队迎检的李大爷的呼吸有些困难,立即走上前去问候并全程陪伴保障老人安全的做完核酸检测。老人握着徐浩的手动情地说:“你们警察不仅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还时时处处为我们提供帮助,让我很安心”。
连续3天的核酸检测,徐浩负责的点位检测了近万人,他的手指因连续戴防护手套被汗液泡得发白,耳根因为长时间戴口罩磨得发红,不得不垫上一层纸巾。他每天往返于派出所和监测点位,一个班次下来行走近2万步,连休整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他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来检测的市民要带好口罩,不要聚集。他作为庙岭警务区一名普通民警,他同战友们一起,以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战斗在第一线,为了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
“居民耳边最美音符”
——栾山警务区民警郭宝太
7月26日清晨,郭宝太第一时间赶到社区,与社区书记一起确定隔离点位置,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举措,并到预设采样点现场推演居民检测叫号、排队方案,全程指挥、全力投入维护现场秩序工作。
作为维护现场秩序的总指挥,郭宝太会同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巡防队员,在现场确定点位、职责分工,共同拉起了警戒带,地面上设定好1.5米以上安全距离,为等候居民准备了100个塑料凳,安排专人负责叫号、专人负责秩序维护、专人负责政策宣讲,并安排专人引导群众做好自身防护。
作为一名从警37年的老同志,在炎炎烈日下,他连续三天奋战在检测第一线,警服在汗水浸透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不停地拿着扩音喇叭提示群众要保持好安全距离。
针对群众参检人数众多、排队等候时间略长的情况,郭宝太总是耐心讲解、耐心开导,几乎沙哑的“检测是利民举措,不能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劝导声也成为现场回荡在居民耳边最美的音符。
“以心换心大家同心”
——大有恬园警长董俊文
7月26日凌晨两点半,董俊文身边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凌水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传达分局指令,要求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工作。曾有着27年军龄、现为三级警监的他闻令而动,因为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打响。
早上7时30分,大有恬园核酸检测点位现场,早早等候了200余名居民,由于预定的采样开始时间未到,部分居民出现了焦躁情绪。面对此情,董俊文带领邵明文、赵昕宇、王学成三位警官正确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为群众答疑解惑,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良好的秩序也是防疫的关键环节之一,确保了采样现场秩序平稳有序。
于是,一场与群众的谈心谈话在大有广场拉开序幕,他带领同事一方面要防止人员聚集,另一方面又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分头开展工作。
作为警长的董俊文,他首先找到队伍中情绪较为激动的几名居民,将采样的物资准备工作情况和医务人员的准备情况通报给他们,任何工作都有实施前准备的过程,听到董俊文耐心的讲解,居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董俊文还说到,医务人员冒着酷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大家服务,比我们要热得多,你们比比他们还有什么抱怨的?听到这里,几名居民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
有了前面的交流,群众多了理解,没了隔阂,现场气氛好了以来,董俊文就开始让大伙保持适当的距离,偶尔开个玩笑,大家都积极配合。当遇到年纪大的老人时,董俊文会让其在旁边长廊中坐着休息,并让后边的年轻人给老人留着位置,大家都非常自觉地支持他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采样工作正式展开,董俊文和同事们长长地松了口气,但却都不敢掉以轻心,依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维护着现场的秩序。
万事开头难,有了与居民的交流、有了居民群众的理解,有了董俊文和战友们的相互配合,现场的秩序也越发地井然有序。
检测点上展军转风采——大山警务区民警郑玉东
7月26日凌晨两点半,军转民警郑玉东接到分局下达开展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维护工作指令后,连夜与社区书记简短沟通后,他再未入眠。经过几个小时对“怎么干”、“怎么干好”的思索,“早下手、早疏导” 的工作思路已逐渐成型。
到达执勤点位的郑玉东,早已抹去倦容,精神抖擞,步入站位。
面对采样现场人员涉及多个社区,流量大、区域复杂,为了防疫安全,郑玉东协调社区,在广场大屏幕上打好宣传语,详细介绍检测流程,引导群众进行有序检测。
面对来检的5个老旧小区居民中老年人和残疾人较多的现状,专门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尽早检测、疏离,确保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面对大山新时代广场占地面积大,一旦人员聚堆难以迅速控制的现状,郑玉东就用警戒带形成4000平米的可控范围,以1.5米为安全距离,整齐贴好地贴,组织居民有序在点位上排队等待。
针对采样现场出现的矛盾纠纷,郑玉东逐个化解,有赶着上班插队的,他就耐心劝导疏离;有长时间等待造成烦躁情绪的,他就耐心劝解。多日的风吹日晒,郑玉东黝黑的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容,无论多忙、多累,他始终秉承着军人真诚、质朴的优良作风,将军人风采展现地淋漓尽致。
人民公安为人民,此时此刻的凌水派出所的全体民警们,在分局的有力指挥下,为了凌水人民的安危,逆行出征,奋勇作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充分展现了当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文/侯丙旺)
——凌水派出所社区民警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侧记
烈日炎炎,当疫情再次袭扰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之时,凌水派出所高举“忠诚、担当、卓越、创新”的高新公安精神旗帜,社区民警再一次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谱写着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
“我是党员我担当”
——庙岭警务区民警徐浩
7月26日,徐浩着装整齐,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出现在社区采样现场,开启了秩序维护工作。
第一天的检测面临着应检人员众多、维护设施缺乏、工作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徐浩同志临危不乱,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因地制宜,及时调整排队等候的方式,利用小区小广场地面方砖划定每一个等候点位,不间断地用警用扩音器喊话,全天几乎一刻不停地组织群众有序排队,确保人员能够有序等候,确保不出现人员聚集。
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之下,徐浩戴的护目镜里都是雾气,脸上的汗珠不停滚落。突然,他发现了一位独自坐着轮椅排队迎检的李大爷的呼吸有些困难,立即走上前去问候并全程陪伴保障老人安全的做完核酸检测。老人握着徐浩的手动情地说:“你们警察不仅守护着我们的家园,还时时处处为我们提供帮助,让我很安心”。
连续3天的核酸检测,徐浩负责的点位检测了近万人,他的手指因连续戴防护手套被汗液泡得发白,耳根因为长时间戴口罩磨得发红,不得不垫上一层纸巾。他每天往返于派出所和监测点位,一个班次下来行走近2万步,连休整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他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来检测的市民要带好口罩,不要聚集。他作为庙岭警务区一名普通民警,他同战友们一起,以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不懈地战斗在第一线,为了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
“居民耳边最美音符”
——栾山警务区民警郭宝太
7月26日清晨,郭宝太第一时间赶到社区,与社区书记一起确定隔离点位置,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举措,并到预设采样点现场推演居民检测叫号、排队方案,全程指挥、全力投入维护现场秩序工作。
作为维护现场秩序的总指挥,郭宝太会同社区工作人员、街道巡防队员,在现场确定点位、职责分工,共同拉起了警戒带,地面上设定好1.5米以上安全距离,为等候居民准备了100个塑料凳,安排专人负责叫号、专人负责秩序维护、专人负责政策宣讲,并安排专人引导群众做好自身防护。
作为一名从警37年的老同志,在炎炎烈日下,他连续三天奋战在检测第一线,警服在汗水浸透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不停地拿着扩音喇叭提示群众要保持好安全距离。
针对群众参检人数众多、排队等候时间略长的情况,郭宝太总是耐心讲解、耐心开导,几乎沙哑的“检测是利民举措,不能聚集,避免交叉感染”劝导声也成为现场回荡在居民耳边最美的音符。
“以心换心大家同心”
——大有恬园警长董俊文
7月26日凌晨两点半,董俊文身边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凌水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传达分局指令,要求全力开展疫情防控检测点执勤工作。曾有着27年军龄、现为三级警监的他闻令而动,因为他知道一场硬仗即将打响。
早上7时30分,大有恬园核酸检测点位现场,早早等候了200余名居民,由于预定的采样开始时间未到,部分居民出现了焦躁情绪。面对此情,董俊文带领邵明文、赵昕宇、王学成三位警官正确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为群众答疑解惑,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良好的秩序也是防疫的关键环节之一,确保了采样现场秩序平稳有序。
于是,一场与群众的谈心谈话在大有广场拉开序幕,他带领同事一方面要防止人员聚集,另一方面又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大家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分头开展工作。
作为警长的董俊文,他首先找到队伍中情绪较为激动的几名居民,将采样的物资准备工作情况和医务人员的准备情况通报给他们,任何工作都有实施前准备的过程,听到董俊文耐心的讲解,居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董俊文还说到,医务人员冒着酷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为大家服务,比我们要热得多,你们比比他们还有什么抱怨的?听到这里,几名居民不好意思地挠着头笑了。
有了前面的交流,群众多了理解,没了隔阂,现场气氛好了以来,董俊文就开始让大伙保持适当的距离,偶尔开个玩笑,大家都积极配合。当遇到年纪大的老人时,董俊文会让其在旁边长廊中坐着休息,并让后边的年轻人给老人留着位置,大家都非常自觉地支持他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采样工作正式展开,董俊文和同事们长长地松了口气,但却都不敢掉以轻心,依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维护着现场的秩序。
万事开头难,有了与居民的交流、有了居民群众的理解,有了董俊文和战友们的相互配合,现场的秩序也越发地井然有序。
检测点上展军转风采——大山警务区民警郑玉东
7月26日凌晨两点半,军转民警郑玉东接到分局下达开展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维护工作指令后,连夜与社区书记简短沟通后,他再未入眠。经过几个小时对“怎么干”、“怎么干好”的思索,“早下手、早疏导” 的工作思路已逐渐成型。
到达执勤点位的郑玉东,早已抹去倦容,精神抖擞,步入站位。
面对采样现场人员涉及多个社区,流量大、区域复杂,为了防疫安全,郑玉东协调社区,在广场大屏幕上打好宣传语,详细介绍检测流程,引导群众进行有序检测。
面对来检的5个老旧小区居民中老年人和残疾人较多的现状,专门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尽早检测、疏离,确保弱势群体的人身安全。
面对大山新时代广场占地面积大,一旦人员聚堆难以迅速控制的现状,郑玉东就用警戒带形成4000平米的可控范围,以1.5米为安全距离,整齐贴好地贴,组织居民有序在点位上排队等待。
针对采样现场出现的矛盾纠纷,郑玉东逐个化解,有赶着上班插队的,他就耐心劝导疏离;有长时间等待造成烦躁情绪的,他就耐心劝解。多日的风吹日晒,郑玉东黝黑的脸上依然堆满了笑容,无论多忙、多累,他始终秉承着军人真诚、质朴的优良作风,将军人风采展现地淋漓尽致。
人民公安为人民,此时此刻的凌水派出所的全体民警们,在分局的有力指挥下,为了凌水人民的安危,逆行出征,奋勇作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充分展现了当代人民警察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文/侯丙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