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7亿元,建设周期2年,计划5年内孵化企业500家
8月29日,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规划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在高新区开工建设。据悉,作为东北首家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该项目建设周期2年,计划5年内达到孵化企业5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0家,20家瞪羚企业和5家独角兽企业,3家以上参股企业挂牌上市。市领导卢林、曾波出席了开工仪式。
布局新材料产业领域,是高新区重新审视现有产业结构提出的发展新思路。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是大华集团联手优客工场(大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平台,同时借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招商运营成功经验,以新材料创新为角色定位,紧密对接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内创新要素,聚焦5G新材料产业链,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圈。
记者从项目开工现场了解到,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包括3.08万平方米的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办公楼, 10.84万平方米的自主创新新材料产业园,以及3.5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中心,这三大板块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新材料创新科技园区。凭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物理空间和优客工场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新材料创新配套服务链。
据悉,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还将引入深圳赛瑞集团的创新材料馆、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大数据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和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等平台,面向全球吸引凝聚创新人才,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成为“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产业发展引领”的综合性5G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在开工奠基仪式上,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等4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了解,以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开工建设为开端,高新区今年下半年的各项重要改革举措正陆续推出,多个重点项目也纷至沓来,全力推进辽大铼金属产业园、优迅5G通讯光电子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记者 卢真珍)
文章刊发于8月30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媒体
总投资27亿元,建设周期2年,计划5年内孵化企业500家
8月29日,总投资27亿元人民币、规划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在高新区开工建设。据悉,作为东北首家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该项目建设周期2年,计划5年内达到孵化企业5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0家,20家瞪羚企业和5家独角兽企业,3家以上参股企业挂牌上市。市领导卢林、曾波出席了开工仪式。
布局新材料产业领域,是高新区重新审视现有产业结构提出的发展新思路。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是大华集团联手优客工场(大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平台,同时借鉴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招商运营成功经验,以新材料创新为角色定位,紧密对接国内、国际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国内创新要素,聚焦5G新材料产业链,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圈。
记者从项目开工现场了解到,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包括3.08万平方米的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办公楼, 10.84万平方米的自主创新新材料产业园,以及3.5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中心,这三大板块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新材料创新科技园区。凭借“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物理空间和优客工场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完整的新材料创新配套服务链。
据悉,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还将引入深圳赛瑞集团的创新材料馆、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大数据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和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等平台,面向全球吸引凝聚创新人才,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成为“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产业发展引领”的综合性5G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在开工奠基仪式上,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与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杭州海康威视数字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等4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据了解,以大华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开工建设为开端,高新区今年下半年的各项重要改革举措正陆续推出,多个重点项目也纷至沓来,全力推进辽大铼金属产业园、优迅5G通讯光电子产业园等10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记者 卢真珍)
文章刊发于8月30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