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政策扶持
“组合拳”
这是“又高又新”发展
新起点
这是新一轮加速奋进的
发令枪
9月9日,大连高新区为即将实施的新政举行了发布会。为什么说这项新政有看头?这一项新政为什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才?为什么将国内外企业的目光聚焦在大连高新区?答案就在这短短27条3800多字中。这是一项在高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政;一项承前启后,为高新区“1+5”产业发展定位配套服务的新政;这是一个立足当下节点,为高新区未来发展谋划宏伟蓝图的新政。为此,高新区在政策3年有效期和5年执行期内,预计拿出10个亿,在人才、创新、金融、产业等关键点上,精准发力35个撬动点,用“真金白银”向企业赋能,为“又高又新”加满能量。这就是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大连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 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一问新政:为什么此时出台新政?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 “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以及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颁布后,及时出台新政,对高新区未来三到五年的创新发展与区域建设意义与作用重大。
早在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时,就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这两篇文章做实做好”,“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大连高新区一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特别是视察大连高新区时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新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分析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历史方位,坚持“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重整行装再出发”,确立了“产业立区、创新强区、人才为先、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重点培育“1+5”产业集群的产业方向,其中“1”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是洁净能源、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海洋科技、文化创意等5个重点产业。明确了“一核两城多园”产业布局,聚焦科技创新这个主责主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大连“两先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问新政:实施新政将带来怎样的集聚效应?
此次高新区新政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两个文件提出的目标方向,针对重点发展的“1+5”高新技术产业,用27条政策瞄准35个着力点发力,从创新要素入手,聚焦人才、技术创新、金融以及发展环境,面向各类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财力投入,吸引和培育创新要素资源在高新区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新政颁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打响了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启新一轮加速奋进的发令枪。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深化完善高新区构建科技创新的主力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科技人才的吸纳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汇聚国内外产业资源的开放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区的“六个”功能定位,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建设东北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推动高新区各方面工作“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
三问新政:新政“组合拳”有哪些亮点?
此次颁布实施的新政可以用十大亮点来简要概括新政的内容。
1.“又高又新”是大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独有定义和鲜明标志。这充分体现了大连高新区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时提出的指示要求。
2.政策着力围绕大连高新区“1+5”重点产业方向。标志着高新区正在突破原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业独秀局面,拓展产业领域,开启构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征程。
3.新政面向创新全要素发力。在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服务、产业载体等方面发挥引导激励作用,形成发展合力。
4.新政惠及各类所有制的大中小微企业,目标导向,奖励优秀。只要企业努力,总有一款政策适合你。
5.突出“人才核心价值”。政策20条具体条款中与人才直接对应的政策多达7项,突显了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只要你够优秀,这里就有对你的奖励。
6.针对企业成长周期“量身定制政策套餐”,给予陪伴式政策扶持。从初创企业启动资金支持,到企业发展初期的三年连续无偿资助,再到高成长型企业和企业拟上市筹备期的三年连续扶持,直至企业上市奖励。只要企业发展的好,政策就支持你做到更好。
7.政策扶持打出“组合拳”,在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的同时,高新区设立产业创业引导投资基金,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引导设立子基金,并开启“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8.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需要对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为结果,政策扶持采取“靶向扶持”、“精准施策”、“绩效考核”方式,明确了政策鼓励的行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以及有为才有位的激励原则。
9.政策执行中的“简单”与“高效”。最大限度让企业申报材料简单。大幅压缩管委会各工作环节的时限,体现高效率。
10.招商引资奖励。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激活社会各界力量,让能者有舞台有收益。 (记者卢真珍)
这是政策扶持
“组合拳”
这是“又高又新”发展
新起点
这是新一轮加速奋进的
发令枪
9月9日,大连高新区为即将实施的新政举行了发布会。为什么说这项新政有看头?这一项新政为什么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才?为什么将国内外企业的目光聚焦在大连高新区?答案就在这短短27条3800多字中。这是一项在高新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政;一项承前启后,为高新区“1+5”产业发展定位配套服务的新政;这是一个立足当下节点,为高新区未来发展谋划宏伟蓝图的新政。为此,高新区在政策3年有效期和5年执行期内,预计拿出10个亿,在人才、创新、金融、产业等关键点上,精准发力35个撬动点,用“真金白银”向企业赋能,为“又高又新”加满能量。这就是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大连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 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
一问新政:为什么此时出台新政?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 “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党中央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以及国务院两个重要文件颁布后,及时出台新政,对高新区未来三到五年的创新发展与区域建设意义与作用重大。
早在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时,就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高新区就是‘又要高、又要新’”,“看一个高新区是不是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大不大,关键是看能不能把‘高’和‘新’这两篇文章做实做好”,“创新驱动要从高新区开始”。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
大连高新区一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特别是视察大连高新区时的重要指示,坚决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高新区建设的决策部署,认真分析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历史方位,坚持“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重整行装再出发”,确立了“产业立区、创新强区、人才为先、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确定了重点培育“1+5”产业集群的产业方向,其中“1”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是洁净能源、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海洋科技、文化创意等5个重点产业。明确了“一核两城多园”产业布局,聚焦科技创新这个主责主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大连“两先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问新政:实施新政将带来怎样的集聚效应?
此次高新区新政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两个文件提出的目标方向,针对重点发展的“1+5”高新技术产业,用27条政策瞄准35个着力点发力,从创新要素入手,聚焦人才、技术创新、金融以及发展环境,面向各类创新型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财力投入,吸引和培育创新要素资源在高新区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高新区新政颁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打响了高新区重整行装再出发、开启新一轮加速奋进的发令枪。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深化完善高新区构建科技创新的主力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科技人才的吸纳区、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汇聚国内外产业资源的开放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行区的“六个”功能定位,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生态,建设东北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环境,推动高新区各方面工作“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
三问新政:新政“组合拳”有哪些亮点?
此次颁布实施的新政可以用十大亮点来简要概括新政的内容。
1.“又高又新”是大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独有定义和鲜明标志。这充分体现了大连高新区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高新区时提出的指示要求。
2.政策着力围绕大连高新区“1+5”重点产业方向。标志着高新区正在突破原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一业独秀局面,拓展产业领域,开启构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新征程。
3.新政面向创新全要素发力。在人才、技术、金融、科技服务、产业载体等方面发挥引导激励作用,形成发展合力。
4.新政惠及各类所有制的大中小微企业,目标导向,奖励优秀。只要企业努力,总有一款政策适合你。
5.突出“人才核心价值”。政策20条具体条款中与人才直接对应的政策多达7项,突显了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价值。只要你够优秀,这里就有对你的奖励。
6.针对企业成长周期“量身定制政策套餐”,给予陪伴式政策扶持。从初创企业启动资金支持,到企业发展初期的三年连续无偿资助,再到高成长型企业和企业拟上市筹备期的三年连续扶持,直至企业上市奖励。只要企业发展的好,政策就支持你做到更好。
7.政策扶持打出“组合拳”,在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的同时,高新区设立产业创业引导投资基金,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引导设立子基金,并开启“股权投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8.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需要对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为结果,政策扶持采取“靶向扶持”、“精准施策”、“绩效考核”方式,明确了政策鼓励的行为、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以及有为才有位的激励原则。
9.政策执行中的“简单”与“高效”。最大限度让企业申报材料简单。大幅压缩管委会各工作环节的时限,体现高效率。
10.招商引资奖励。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激活社会各界力量,让能者有舞台有收益。 (记者卢真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