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三创中心党支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取得了实效。
一是拓展招聘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为满足重点产业对海内外人才的需求,组织2021海创周人才(东京专场)线上招聘会,在东京、伦敦、温哥华等地设立海外工作站引荐人才,组织区内企业赴市内外高校参加招聘会和参加网络招聘会。上半年,累计组织200余家企业和区内院校参加17场现场招聘会和12场网络招聘会,其中来自北美、日韩、新加坡、俄罗斯及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的200余名海外留学生线上参加线上招聘会。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服务创业人才。新建“凌工2号”、“麦克园区”等2家众创空间,培育箐英荟孵化载体,引导20家孵化载体申请2020年度大连市科技创业服务平台补贴资金。特地世界孵化器成为辽宁省上半年唯一一家国家级备案的孵化器,智城信、特地世界获评大连市知识产权众创空间。在孵化载体平台功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为创业人才来高新区实施创业项目提供了平台。
三是落实人才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实施市“5+22”人才政策,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复核工作,发放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创新人才集聚工程资金700余万元,获批952万元博士后扶持资金;开展大连市吸引知名高校大学生在连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复核1000余家企业9万余人次以工代训申报材料,拨付182人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提升补贴44.1万元;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岗位工作,发放各项待遇及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资金60余万元。有序开展“高新20条”有关政策推进工作,受理22家企业人员增长补助申报材料。
四是加强人才服务,营造发展环境。邀请市人社局面向52家园区重点企业举办人才政策宣传解读会。打造创新创业创投信息服务平台,汇总各类服务信息3602项。发布高校院所科技项目活动23场,发布科技成果90余项,举办三创公益活动47场组织上交所专家开展上市辅导等专题活动,联合深交所开展常态化路演。组织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幕式,启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赛。
(三创中心 供稿)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三创中心党支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着眼创新创业人才需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取得了实效。
一是拓展招聘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为满足重点产业对海内外人才的需求,组织2021海创周人才(东京专场)线上招聘会,在东京、伦敦、温哥华等地设立海外工作站引荐人才,组织区内企业赴市内外高校参加招聘会和参加网络招聘会。上半年,累计组织200余家企业和区内院校参加17场现场招聘会和12场网络招聘会,其中来自北美、日韩、新加坡、俄罗斯及英国、德国等26个国家的200余名海外留学生线上参加线上招聘会。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服务创业人才。新建“凌工2号”、“麦克园区”等2家众创空间,培育箐英荟孵化载体,引导20家孵化载体申请2020年度大连市科技创业服务平台补贴资金。特地世界孵化器成为辽宁省上半年唯一一家国家级备案的孵化器,智城信、特地世界获评大连市知识产权众创空间。在孵化载体平台功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为创业人才来高新区实施创业项目提供了平台。
三是落实人才政策,鼓励创新创业。实施市“5+22”人才政策,开展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复核工作,发放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后创新人才集聚工程资金700余万元,获批952万元博士后扶持资金;开展大连市吸引知名高校大学生在连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复核1000余家企业9万余人次以工代训申报材料,拨付182人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提升补贴44.1万元;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岗位工作,发放各项待遇及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资金60余万元。有序开展“高新20条”有关政策推进工作,受理22家企业人员增长补助申报材料。
四是加强人才服务,营造发展环境。邀请市人社局面向52家园区重点企业举办人才政策宣传解读会。打造创新创业创投信息服务平台,汇总各类服务信息3602项。发布高校院所科技项目活动23场,发布科技成果90余项,举办三创公益活动47场组织上交所专家开展上市辅导等专题活动,联合深交所开展常态化路演。组织第三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开幕式,启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赛。
(三创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