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87亿元!高新区一季度计划开复工项目93个
信息来源:新闻宣传中心
(了解该部门)|发布时间:2023-01-28 16:46:47| 浏览次数 19434次
1月28日,兔年首个工作日,高新区举行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掀起新一年经济发展建设热潮。据悉,一季度,高新区计划开复工项目93个,同比增长56%,总投资287亿元。新的一年,高新区牢牢抓住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起跑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劲头,开足马力“拼经济”、抢开局、抓先机,加快提升经济总量和创新策源能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东升出席活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原驰、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树东、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延明出席活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薛雁翔致辞;管委会班子成员、机关各部门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龙业主持仪式。
在活动现场,一辆辆工程车辆披红挂绿一字排开,随着“开工”一声号令,发动机轰鸣声震天动地,重大项目开发建设的热潮顿时涌动起来。
全力抓项目誓夺“开门红”。今年高新区牢牢把握做大经济体量、做优运行质量、做强创新力量、做实高企能量“四个着力点”,将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誓夺“开门红”。一季度高新区计划开复工项目93个,同比增长56%,总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新开工项目43个,同比增长165%;总投资110亿元,同比增长44.7%。续建项目50个,总投资177亿元。在1月份,高新区计划开复工项目39个,总投资83亿元,1月28日新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36.6亿元。
开发黄泥川打造发展新格局。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园是高新区重要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是打造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双引擎”的重要载体。该项目位于高新区黄泥川路北,总投资30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12亿元。园区积极布局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集聚一批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敏感元件及传感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机器人制造等高端项目和科技企业。
在深入拓展横向土地空间的同时,高新区今年积极探索纵向楼宇空间开发,以“工业上楼”为突破口,解决产业发展空间问题。其中,黄泥川智能制造产业园工业上楼项目开辟了全新发展模式,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将提高存量工业用地利用率,缓解工业用地供需矛盾。
全速推进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一季度,英歌石科学城将启动二期实验室和三期服务楼项目建设。其中,第二批实验室项目9个,总投资24.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航天催化材料重点实验室、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计划2023年2月开工建设,2024年4月完工。
同时,科学服务配套设施项目2个,包括人才公寓及配套设施、科技成果展示中心、服务中心,总投资11.8亿元。计划2023年2月开工建设,2024年6月完工。
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硬”实力。2023年,高新区提出推动产业结构逐步由“软”向“工”转变,总投资10亿元的智能制造科创中心项目,将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三大硬科技产业赛道;机场目视助航设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将打造领域内全球最先进的研发及测试环境;智能光电传感创新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推进传感器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的现代化。
此外,高新区还汇聚了科技总部与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孵化器及配套工程、商业综合体、康养综合医院等一大批高质量重大项目,在数字赋能制造业、创新生态、社会消费、大健康等领域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