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高新区有这样一家企业——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被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评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会服务站”,与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具有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合作风生水起,科研成果令人艳羡。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号召,该公司致力于为船舶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各类项目技术解决方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其国内首创“船舶电缆路径优化”产品,得到领域内诸多赞誉。
作为一名90后“海归”,公司总经理刘梦玫带领团队在创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不俗的表现助力船舶企业轻装起航。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大连高新区,了解到这位90后创业者的奋斗历程——
阴差阳错 转换人生跑道
如果不是那场偶遇,刘梦玫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从文科转到理科。
2013年7月,刘梦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拿到的主学位是文学学士,同时辅修日语和电子商务。因为有日语这项技能加持,而且日本与自己的故乡大连有着相同的海港环境,刘梦玫决定去日本攻读硕士学位。
她告诉记者,其实最开始想主攻的有两个方向,一是教育学,因为有本科学日语的底子,就产生过想在日本修完教育学,回来做日语老师的想法;二是经营经济学,因为当时有庆应、一桥等学校已发来offer,这类学校经营学科的资历在日本相对深厚,校际排名在亚洲比较靠前,包括横滨国立,她投档的是经营学科,况且该学科比工学科录取的分数还低一些。
在准备横滨国立经营学科面试的前两天,刘梦玫在食堂就餐时,碰到了后来成为她导师的工学科老师——熊崎美枝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坦率地告诉记者:这是位女老师,比较少见,而且挺漂亮的,因为坐的邻桌,就聊了两句,知悉老师的学科后要到了邮箱。其实在写邮件时,刘梦玫也没想好要选的学校和专业,导师发来建议,问她要不要转换思维试试,学习不用完全进实验室,专业方向更偏向理论精修。
导师认为,化学安全工学在当时的中国比较缺乏,它研究的课题是一旦发生事故灾害,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灾害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化学事故。这个专业偏理科,同时也跟政策性和制度性挂钩。刘梦玫听完觉得挺感兴趣,突然就觉得教育学没意思,商学也没意思,而这位导师说的挺有意思。回家跟父母商量,开明的父母很支持她的选择。
尽管有老师要收她为徒,但还得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才行。刘梦玫告诉记者,导师“害她不浅”,大半年天天泡在图书馆,重新学习理科知识。为了顺利毕业,她只能咬着牙补短板,每天挤出时间重上本科生的化学课和物理课,剩下的时间基本是住在研究室,睡在桌板上。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真是目前她平稳人生中所做过的最叛逆的决定。
专业高光 照亮前行的路
临近毕业,天津新港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化学工厂爆燃事件,死伤众多,附近的居民楼也受损严重。刘梦玫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对这种化学事故的事后处理、认定和调查等都不太健全,就请日本的专家过去,她随同老师一同前往。
直面灾害现场,刘梦玫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不过她很欣慰的是,在日本吃了两年的苦,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针对这起事故,最后要形成报告,她的导师提供了很重要的意见,她也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能够为国家做一点实事,她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回国前,刘梦玫拿到了几家日本企业的offer,但她毅然决然放弃了,她想利用自身所学,回国做点实事。
凭借专业能力的傍身,刘梦玫为了实现职业理想的愿景,2016年3月硕士毕业后有过两段主要的工作经历。那时国家出台政策,对知识产权加以鼓励,知识产权行业前景看好。刘梦玫将自身经历与时代机遇结合在一起,选定了就业方向。第一段是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于丰田汽车公司OTC,从事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第二段是2017年10月入职一家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工作,怀孕生子后离职。
经过两年半的积累,刘梦玫通过考试获取了技术经纪人资格,也就是围绕知识产权的实际延伸,主要是成果转化方面,类似于把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这个事情做起来挺有意义,而且一个成熟的技术经纪人要求并不低,文科和理科都需要有所了解,正好刘梦玫二者兼备。
刘梦玫告诉记者,在她迈入30岁大关的时候,她的心中开始有了创业的念头,主要源于认识多年的几个朋友,大家拥有共同的理想,也都拥有一些积淀,经过多年耕耘水到渠成,想要组建创业团队一起奋斗。
说干就干!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创业探索,与多家国企央企展开合作,算是在创业路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与经验。2021年,刘梦玫与朋友组建创业团队,设立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领域,为企业提供硬件、软件方面的技术服务。
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
作为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梦玫亲身体验国内“产学研”到“产学研用”的困境,“产学研”是基础,而成果能否转化关键落脚点是“用”。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痛点,他们很想解决却得不到更好的改进;高校研究所科研能力强劲,可一旦真正走入市场,研究成果却很难落地。
刘梦玫告诉记者,我们国家始终致力于“产学研用”,但有时理论和实际有些疏离,所以她自己,包括惠友公司的创业伙伴希望将这个桥梁搭建起来,运用她们的资源,完成高校研究所技术成果的转化。
提到公司的重点产品,刘梦玫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声称公司的这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处于研制检验阶段,正进行专利申请,准备对该项产品进行保护,一旦顺利投产,将会是一项划时代产品,社会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如果你是制造业或船舶业的相关人员,提起电缆路径你一定很熟悉。用通俗的话来讲,船体在正常工作中,船上的许多设备在用电,每个电路都带有电缆电线,这些电缆电线在船体在缠来绕去,非常占用空间。但是每个设备它可能供应的厂商不同,供应的品牌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你没有办法给电缆电线进行删减,所以它们会密密麻麻地铺设在船体中,占用船体的空间,增加船体的重量。
该产品的研发灵感来源于刘梦玫团队的数次船厂观摩,无论是在民用船还是军用船,船厂相关技术员或业内人士都会对电缆有新需求,希望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更好的改造升级,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运转效率的目的。但电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必须对整个船体进行布局,船上的每个机械设备都要联动,才可以做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路径优化,并非就改造某个机器设备,把线变短就能完成,必须要懂船又懂电,而且还要在大数据智能上有所精进。
在了解这个诉求后,刘梦玫团队便向大连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议题,大学老师在实验室定向开发产品,刘梦玫团队则通过相关实验来判定产品是否适合船厂。
刘梦玫说,在船体的路径优化方面,日本的技术相对成熟,日本也是最先提出如何对电缆进行合理排布、将电缆的空间布局进行最优化提升的国家。如果能够实现一个最优化或相对优化的电缆排布路径,那么会对船的这个占用空间以及减重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对于国家的民用船和军用船,特别是军舰上的升级改良,具有极大的价值。
目前该产品由多所大学和研究院共同开发研制,未来将服务于船舶海工行业重点项目。
后盾加持 无惧创业风浪
刘梦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她很难走到今天。
目前惠友的核心团队总共4人,1990年出生的刘梦玫是团队里面最小的,团队的哥哥姐姐们平常对她的照顾,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体现在生活中。
创业过程中,碰到资金紧张开不出工资,大家那个月一起勒紧裤腰带共度难关,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犹疑或不满;工作的时候比较较真,觉得对方有问题都会直接指出;团队合伙人之一在船舶行业权威性组织机构担任重要职位,她技术能力过硬,擅长整合专家资源去解决技术问题,为公司技术实力的提升保驾护航;团队另一位合伙人是公司法人,她在技术、销售、行政、财务方面能力突出,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刘梦玫为什么要回大连创业,可以从她选择日本横滨国立窥探一二。刘梦玫说,因为横滨是一个海滨城市,气候和大连十分相像,横滨还有一条中华街,街上有一家东北菜馆,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光顾。因为有着对家乡深深的眷念,所以她选择回到了大连。
后盾加持,无惧创业风浪。记者问起她为何选择大连高新区,刘梦玫说,不仅因为大连高新区给予她们很多的帮助,例如在创业初期,创业中心对创业者提供的三年免费办公用地支持,在整个大连,高新区也是对青年创业者最为“友好”的区域,只要你的项目得到认可,高新区也会给予相应的政策助力;而且高新区高校众多,资源密集,充满活力,不失为年轻人创业的绝佳之地。
采访结束时,已是星光满天。刘梦玫对记者说的一段话,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她说,“国家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船厂的无纸化办公及机器人助力也都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进发。我愿做船舶行业排头兵,抢占市场先机,发挥自身优势,给船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助力船舶企业轻装上阵,扬帆起航!”刘梦玫,好样的!有“梦”的玫瑰一定会绽放——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三创中心供稿)
在大连高新区有这样一家企业——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被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评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会服务站”,与大连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具有紧密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合作风生水起,科研成果令人艳羡。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号召,该公司致力于为船舶企业、科研院所提供各类项目技术解决方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其国内首创“船舶电缆路径优化”产品,得到领域内诸多赞誉。
作为一名90后“海归”,公司总经理刘梦玫带领团队在创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不俗的表现助力船舶企业轻装起航。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大连高新区,了解到这位90后创业者的奋斗历程——
阴差阳错 转换人生跑道
如果不是那场偶遇,刘梦玫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从文科转到理科。
2013年7月,刘梦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拿到的主学位是文学学士,同时辅修日语和电子商务。因为有日语这项技能加持,而且日本与自己的故乡大连有着相同的海港环境,刘梦玫决定去日本攻读硕士学位。
她告诉记者,其实最开始想主攻的有两个方向,一是教育学,因为有本科学日语的底子,就产生过想在日本修完教育学,回来做日语老师的想法;二是经营经济学,因为当时有庆应、一桥等学校已发来offer,这类学校经营学科的资历在日本相对深厚,校际排名在亚洲比较靠前,包括横滨国立,她投档的是经营学科,况且该学科比工学科录取的分数还低一些。
在准备横滨国立经营学科面试的前两天,刘梦玫在食堂就餐时,碰到了后来成为她导师的工学科老师——熊崎美枝子,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她坦率地告诉记者:这是位女老师,比较少见,而且挺漂亮的,因为坐的邻桌,就聊了两句,知悉老师的学科后要到了邮箱。其实在写邮件时,刘梦玫也没想好要选的学校和专业,导师发来建议,问她要不要转换思维试试,学习不用完全进实验室,专业方向更偏向理论精修。
导师认为,化学安全工学在当时的中国比较缺乏,它研究的课题是一旦发生事故灾害,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灾害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化学事故。这个专业偏理科,同时也跟政策性和制度性挂钩。刘梦玫听完觉得挺感兴趣,突然就觉得教育学没意思,商学也没意思,而这位导师说的挺有意思。回家跟父母商量,开明的父母很支持她的选择。
尽管有老师要收她为徒,但还得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才行。刘梦玫告诉记者,导师“害她不浅”,大半年天天泡在图书馆,重新学习理科知识。为了顺利毕业,她只能咬着牙补短板,每天挤出时间重上本科生的化学课和物理课,剩下的时间基本是住在研究室,睡在桌板上。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真是目前她平稳人生中所做过的最叛逆的决定。
专业高光 照亮前行的路
临近毕业,天津新港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化学工厂爆燃事件,死伤众多,附近的居民楼也受损严重。刘梦玫说,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对这种化学事故的事后处理、认定和调查等都不太健全,就请日本的专家过去,她随同老师一同前往。
直面灾害现场,刘梦玫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不过她很欣慰的是,在日本吃了两年的苦,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针对这起事故,最后要形成报告,她的导师提供了很重要的意见,她也在其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能够为国家做一点实事,她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回国前,刘梦玫拿到了几家日本企业的offer,但她毅然决然放弃了,她想利用自身所学,回国做点实事。
凭借专业能力的傍身,刘梦玫为了实现职业理想的愿景,2016年3月硕士毕业后有过两段主要的工作经历。那时国家出台政策,对知识产权加以鼓励,知识产权行业前景看好。刘梦玫将自身经历与时代机遇结合在一起,选定了就业方向。第一段是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于丰田汽车公司OTC,从事技术成果转化工作,第二段是2017年10月入职一家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工作,怀孕生子后离职。
经过两年半的积累,刘梦玫通过考试获取了技术经纪人资格,也就是围绕知识产权的实际延伸,主要是成果转化方面,类似于把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这个事情做起来挺有意义,而且一个成熟的技术经纪人要求并不低,文科和理科都需要有所了解,正好刘梦玫二者兼备。
刘梦玫告诉记者,在她迈入30岁大关的时候,她的心中开始有了创业的念头,主要源于认识多年的几个朋友,大家拥有共同的理想,也都拥有一些积淀,经过多年耕耘水到渠成,想要组建创业团队一起奋斗。
说干就干!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成立了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创业探索,与多家国企央企展开合作,算是在创业路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与经验。2021年,刘梦玫与朋友组建创业团队,设立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领域,为企业提供硬件、软件方面的技术服务。
从“产学研”到“产学研用”
作为大连惠友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梦玫亲身体验国内“产学研”到“产学研用”的困境,“产学研”是基础,而成果能否转化关键落脚点是“用”。
企业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痛点,他们很想解决却得不到更好的改进;高校研究所科研能力强劲,可一旦真正走入市场,研究成果却很难落地。
刘梦玫告诉记者,我们国家始终致力于“产学研用”,但有时理论和实际有些疏离,所以她自己,包括惠友公司的创业伙伴希望将这个桥梁搭建起来,运用她们的资源,完成高校研究所技术成果的转化。
提到公司的重点产品,刘梦玫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声称公司的这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处于研制检验阶段,正进行专利申请,准备对该项产品进行保护,一旦顺利投产,将会是一项划时代产品,社会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
如果你是制造业或船舶业的相关人员,提起电缆路径你一定很熟悉。用通俗的话来讲,船体在正常工作中,船上的许多设备在用电,每个电路都带有电缆电线,这些电缆电线在船体在缠来绕去,非常占用空间。但是每个设备它可能供应的厂商不同,供应的品牌不同,在实际操作中,你没有办法给电缆电线进行删减,所以它们会密密麻麻地铺设在船体中,占用船体的空间,增加船体的重量。
该产品的研发灵感来源于刘梦玫团队的数次船厂观摩,无论是在民用船还是军用船,船厂相关技术员或业内人士都会对电缆有新需求,希望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更好的改造升级,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运转效率的目的。但电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必须对整个船体进行布局,船上的每个机械设备都要联动,才可以做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路径优化,并非就改造某个机器设备,把线变短就能完成,必须要懂船又懂电,而且还要在大数据智能上有所精进。
在了解这个诉求后,刘梦玫团队便向大连工业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议题,大学老师在实验室定向开发产品,刘梦玫团队则通过相关实验来判定产品是否适合船厂。
刘梦玫说,在船体的路径优化方面,日本的技术相对成熟,日本也是最先提出如何对电缆进行合理排布、将电缆的空间布局进行最优化提升的国家。如果能够实现一个最优化或相对优化的电缆排布路径,那么会对船的这个占用空间以及减重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对于国家的民用船和军用船,特别是军舰上的升级改良,具有极大的价值。
目前该产品由多所大学和研究院共同开发研制,未来将服务于船舶海工行业重点项目。
后盾加持 无惧创业风浪
刘梦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她很难走到今天。
目前惠友的核心团队总共4人,1990年出生的刘梦玫是团队里面最小的,团队的哥哥姐姐们平常对她的照顾,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体现在生活中。
创业过程中,碰到资金紧张开不出工资,大家那个月一起勒紧裤腰带共度难关,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犹疑或不满;工作的时候比较较真,觉得对方有问题都会直接指出;团队合伙人之一在船舶行业权威性组织机构担任重要职位,她技术能力过硬,擅长整合专家资源去解决技术问题,为公司技术实力的提升保驾护航;团队另一位合伙人是公司法人,她在技术、销售、行政、财务方面能力突出,是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刘梦玫为什么要回大连创业,可以从她选择日本横滨国立窥探一二。刘梦玫说,因为横滨是一个海滨城市,气候和大连十分相像,横滨还有一条中华街,街上有一家东北菜馆,她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光顾。因为有着对家乡深深的眷念,所以她选择回到了大连。
后盾加持,无惧创业风浪。记者问起她为何选择大连高新区,刘梦玫说,不仅因为大连高新区给予她们很多的帮助,例如在创业初期,创业中心对创业者提供的三年免费办公用地支持,在整个大连,高新区也是对青年创业者最为“友好”的区域,只要你的项目得到认可,高新区也会给予相应的政策助力;而且高新区高校众多,资源密集,充满活力,不失为年轻人创业的绝佳之地。
采访结束时,已是星光满天。刘梦玫对记者说的一段话,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她说,“国家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船厂的无纸化办公及机器人助力也都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进发。我愿做船舶行业排头兵,抢占市场先机,发挥自身优势,给船厂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助力船舶企业轻装上阵,扬帆起航!”刘梦玫,好样的!有“梦”的玫瑰一定会绽放——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
(三创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