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大连等30个市(区)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据悉,中央将给予每个试点城市不超过1.5亿元奖补资金。通过试点,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的目标。政策利好将推动更多中小企业把握机遇,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赋能,制造业中小企业也将“向智蝶变”,加速奔跑。
作为大连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近年来,高新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产业资源优势,精准聚焦本地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把脉问诊”,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驶上数字经济“快车道”。
“通过观察一面大屏幕,数万平方米工厂内的生产加工信息、质量分析信息、设备异常信息等数据一目了然。安静的无人生产车间背后,是庞大的信息流在奔腾不息……”在高新区企业大连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德权指着电脑里的模型说,企业研发的工业元宇宙虚拟数字化智能工厂设计平台,解决了“人-机-物”的感知交互,实现了“设计-制造-运行-优化”数据与实体融合的核心闭环。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通过数字平台可以智慧化排产,实现人员、物料以及设备的产能最大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王德权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连迈思致力于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企业产品已应用到了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汽(长春)解放集团、一汽(长春)大众、一汽解放大柴、大连豪森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我们的用户中有70%都是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将数字化看作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转型大军,我们的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高新区企业大连金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闯说,作为研发数字化工业软件的服务商,企业研发的“钣金行业MBSE智能化系统”、“成型行业工业数字孪生MBSE系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为特斯拉、美国ITW、首钢集团、一汽富奥、三花智控等国内外多个知名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下一步企业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全力为本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资源、降低成本、做好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暨第九届大连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大连金勺科技有限公司的“钣金行业MBSE智能化系统”与大连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孪生的虚拟数字化工厂平台”双双喜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成长组)二等奖。
在高新区,还有很多科技企业也在加紧技术研发,开发集成了诸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去年5月,在大连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在高新区成立。目前联盟会员单位已达60余家,其中38家单位是能够提供工业自动化、工业IoT、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智慧工厂、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联盟通过吸纳制造业及其信息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建链延链,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补链强链能力。近日,联盟组织本地会员企业来到重庆北碚区,与当地十余家制造类企业举行智能制造业务对接会。联盟还在重庆成立了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重庆办事处,促进两地更加深度的对接与交流,深化合作,同谋发展。
能够首批入围试点城市,充分说明大连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高新区将继续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积极培育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通过建链、延链,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合作,为更多中小企业注入数字活力,赋能转型蝶变,实现互惠共赢。
(文/ 孙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大连等30个市(区)纳入第一批试点范围。据悉,中央将给予每个试点城市不超过1.5亿元奖补资金。通过试点,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模式,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的目标。政策利好将推动更多中小企业把握机遇,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赋能,制造业中小企业也将“向智蝶变”,加速奔跑。
作为大连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近年来,高新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产业资源优势,精准聚焦本地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把脉问诊”,引导和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发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助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驶上数字经济“快车道”。
“通过观察一面大屏幕,数万平方米工厂内的生产加工信息、质量分析信息、设备异常信息等数据一目了然。安静的无人生产车间背后,是庞大的信息流在奔腾不息……”在高新区企业大连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德权指着电脑里的模型说,企业研发的工业元宇宙虚拟数字化智能工厂设计平台,解决了“人-机-物”的感知交互,实现了“设计-制造-运行-优化”数据与实体融合的核心闭环。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通过数字平台可以智慧化排产,实现人员、物料以及设备的产能最大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压力”,王德权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连迈思致力于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企业产品已应用到了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汽(长春)解放集团、一汽(长春)大众、一汽解放大柴、大连豪森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我们的用户中有70%都是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将数字化看作是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关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转型大军,我们的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高新区企业大连金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闯说,作为研发数字化工业软件的服务商,企业研发的“钣金行业MBSE智能化系统”、“成型行业工业数字孪生MBSE系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为特斯拉、美国ITW、首钢集团、一汽富奥、三花智控等国内外多个知名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下一步企业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全力为本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资源、降低成本、做好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大连赛区)暨第九届大连市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大连金勺科技有限公司的“钣金行业MBSE智能化系统”与大连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孪生的虚拟数字化工厂平台”双双喜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成长组)二等奖。
在高新区,还有很多科技企业也在加紧技术研发,开发集成了诸多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去年5月,在大连高新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在高新区成立。目前联盟会员单位已达60余家,其中38家单位是能够提供工业自动化、工业IoT、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智慧工厂、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联盟通过吸纳制造业及其信息技术服务、咨询服务企业,强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能力,整合优势资源建链延链,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补链强链能力。近日,联盟组织本地会员企业来到重庆北碚区,与当地十余家制造类企业举行智能制造业务对接会。联盟还在重庆成立了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盟重庆办事处,促进两地更加深度的对接与交流,深化合作,同谋发展。
能够首批入围试点城市,充分说明大连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高新区将继续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积极培育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通过建链、延链,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转型合作,为更多中小企业注入数字活力,赋能转型蝶变,实现互惠共赢。
(文/ 孙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