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大连高新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投身“决胜新突破”,坚持“打头阵、勇争先”。继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以来,高新区锚定“双过半”,干字当头、攻坚克难,坚定信心、精准施策,始终保持奋进势头。各领军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园区处处展现蓬勃向上的活力。
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在高新区成长起来的、专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近年来,企业持续科技攻坚,其多项自主研发成果开创行业“首次”,为我国海上“大国重器”穿上“智能防护衣”。近三年,企业科技板块平均营收增长率达75%,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日前,记者走进科迈尔,探寻“蓝色经济”蕴藏的无限潜力。
“我们致力于海洋工程腐蚀防护、结构安全、智能化测控等方向的技术创新、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为海洋构筑物与工程装备的安全及耐久性提升,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科迈尔研发负责人朱东旭介绍说,当前,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海底管道内壁腐蚀监测装备(RPCM)正处在中试阶段,即将推向市场。该新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有望打破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加速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进程。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作业水深324.5米)在南海东部海域巍然矗立,其导管架平台有超过75%的部分在海面以下,要经受风浪及内波流等恶劣海况的冲击。科迈尔自主研发的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及监测系统(ICCP)和基于数字孪生的结构健康管理系统(HMS)两大核心产品在“海基二号”上发挥作用,通过外加电流腐蚀防护、实时监测、评估预警等数智化手段,辅助制定科学运维方案保障深水海洋平台安全运行,犹如为导管架平台穿上“智能防护衣”,助力打造我国首个“智能化”导管架。
记者了解到,应用于“海基二号”的ICCP和HMS两大系统实现了海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开创行业多个“首次”。其中,ICCP是国家首台套设备,在2017年6月首次应用于南海某海洋平台,成功解决我国海洋大型构筑物防腐延寿的“卡脖子”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HMS则为全球首创,在2023年3月首次应用于“海基一号”平台,不仅为海上油气安全生产筑牢屏障,还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工程环境数据。
目前,作为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深水海洋平台提供ICCP、HMS两大系统的健康安全管理服务商,科迈尔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110座海洋平台。今年5月,科迈尔又成功与中海油签约,为南海深水导管架平台提供健康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设计和产品供货。
“我们不断推进新方向、新产品研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升级核心产品,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公司近三年科技板块平均营收增长率达到75%。”朱东旭表示。目前,公司全员马力开足,多任务并行高效推进,不仅聚焦海洋平台的健康安全管理,还向海上光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底管道等海洋工程结构拓展。
依托高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十余年来,科迈尔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式发展。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101项授权,深度参与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并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市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设备示范应用项目”“辽宁省瞪羚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未来,科迈尔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巩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产业融合,深耕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新技术领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杨景怡)
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大连高新区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投身“决胜新突破”,坚持“打头阵、勇争先”。继一季度顺利实现“开门红”以来,高新区锚定“双过半”,干字当头、攻坚克难,坚定信心、精准施策,始终保持奋进势头。各领军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园区处处展现蓬勃向上的活力。
大连科迈尔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在高新区成长起来的、专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近年来,企业持续科技攻坚,其多项自主研发成果开创行业“首次”,为我国海上“大国重器”穿上“智能防护衣”。近三年,企业科技板块平均营收增长率达75%,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日前,记者走进科迈尔,探寻“蓝色经济”蕴藏的无限潜力。
“我们致力于海洋工程腐蚀防护、结构安全、智能化测控等方向的技术创新、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为海洋构筑物与工程装备的安全及耐久性提升,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科迈尔研发负责人朱东旭介绍说,当前,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海底管道内壁腐蚀监测装备(RPCM)正处在中试阶段,即将推向市场。该新产品实现了技术突破,有望打破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加速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国产化进程。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作业水深324.5米)在南海东部海域巍然矗立,其导管架平台有超过75%的部分在海面以下,要经受风浪及内波流等恶劣海况的冲击。科迈尔自主研发的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及监测系统(ICCP)和基于数字孪生的结构健康管理系统(HMS)两大核心产品在“海基二号”上发挥作用,通过外加电流腐蚀防护、实时监测、评估预警等数智化手段,辅助制定科学运维方案保障深水海洋平台安全运行,犹如为导管架平台穿上“智能防护衣”,助力打造我国首个“智能化”导管架。
记者了解到,应用于“海基二号”的ICCP和HMS两大系统实现了海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开创行业多个“首次”。其中,ICCP是国家首台套设备,在2017年6月首次应用于南海某海洋平台,成功解决我国海洋大型构筑物防腐延寿的“卡脖子”问题,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HMS则为全球首创,在2023年3月首次应用于“海基一号”平台,不仅为海上油气安全生产筑牢屏障,还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工程环境数据。
目前,作为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深水海洋平台提供ICCP、HMS两大系统的健康安全管理服务商,科迈尔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四大海域的110座海洋平台。今年5月,科迈尔又成功与中海油签约,为南海深水导管架平台提供健康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设计和产品供货。
“我们不断推进新方向、新产品研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升级核心产品,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公司近三年科技板块平均营收增长率达到75%。”朱东旭表示。目前,公司全员马力开足,多任务并行高效推进,不仅聚焦海洋平台的健康安全管理,还向海上光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底管道等海洋工程结构拓展。
依托高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十余年来,科迈尔实现了“从0到1”“从1到N”的跨越式发展。累计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101项授权,深度参与多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制定,并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连市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设备示范应用项目”“辽宁省瞪羚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未来,科迈尔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巩固现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速推进产业融合,深耕船舶与海洋工程高新技术领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杨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