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6月29日13:00:00 - 2021年6月29日14:00:00
嘉宾: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王育新
简介: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强调要紧扣国家、省、市定位,寻找高新区定位,编制高站位、高标准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今天我们邀请区经发局局长王育新做客本期访谈,围绕 “十四五”规划这一主题和广大市民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记录:
1.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访问大连高新区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对我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今天我们邀请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育新做客本期访谈,围绕 “十四五”规划这一主题和广大市民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嘉宾做客本期访谈。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
2.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下高新区“十四五”规划起草的情况。
嘉宾:“十四五”规划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区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委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自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历经重大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形成、规划《纲要》制定三个阶段,历时近两年时间。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开门问策、问计于民。通过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新区各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驻区机构、各行业领域代表性企业进行调研,累计开展调研50余场次,将收集到的意见纳入到纲要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先后3次对规划《纲要》提出意见建议。融汇了省、市政协委员、律师事务所、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驻村书记等8位专家的重要建议,及时与省、市发展改革委进行规划衔接,确保规划纲要文本的专业性和时代性。
3.主持人:高新区在“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嘉宾:“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取了长足进步,为“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再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经济综合实力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达6.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超7%。截至目前,各类注册企业超17000家,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总数达132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四板挂牌企业114家、香港上市企业1家。在特色产业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力、规模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首批、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共集聚以华信、东软、文思海辉、IBM、索尼、埃森哲等为代表的企业4000多家,占全市IT企业70%以上,拥有软件人才10多万人,营收规模占全市的比重超过90%。其他新兴产业领域多点开花,培育出心医国际、优迅科技、融科储能等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2家,增长超300%;技术合同成交额、知识产权数等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4.主持人:高新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
嘉宾:“十四五”时期,我区将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源、数字活力区、生态品质城”,成为大连“两先区”先行示范区、东北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北方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东北亚开放创新枢纽门户。
5. 主持人:高新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任务有哪些?
嘉宾:展望2035年,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跃居全国领先水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一流。英歌石科学城形成国际影响力,集聚一大批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和人才,若干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变革性突破,在洁净能源等领域创新水平保持世界前沿。二是产业一流。全区建成1-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新动能、未来产业加速涌现,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部分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三是活力一流。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节点,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高度活跃,瞪羚独角兽企业大量涌现,培育出全球知名高技术大企业集团。四是环境一流。形成适合科技产业发展、未来社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6.主持人:您认为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亮点有哪些?
嘉宾:我认为核心词是创新策源、数字经济、滨海风情、世界一流。“创新策源”是指打造新动能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新区因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存,因创新而兴。坚持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数字经济”是指打造产业数字解决方案中心。产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底色,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滨海风情”是指打造高品质城市发展空间。
坚持科产城人文融合,提高城市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世界一流”是指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创新一流、产业一流、活力一流、环境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7.主持人:“十四五”期间,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区将如何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
嘉宾:主要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构建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攀技跳高”。高新区将以获批国家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为契机,实行企业创新积分管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创新,实行“揭榜挂帅制、赛马式资助”,构建“企业出题—院校揭榜—企业转化”的定向科技研发体系。二是精选好种优苗壮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建立“雏鹰—瞪羚—潜在(种子)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设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遴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完善上市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扶持一批成长快、潜力大、领域新的创新企业上市融资。三是助力创新创业生态“筑巢引凤”。将新建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孵化器和加速器,推动“海创周”线上线下路演常态化,继续实施“海创工程”“科创工程”,做大“七贤荟”双创品牌。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科技银行。
8.主持人:2020年,高新区出台了《大连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引起了广泛热议。“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在政策制定、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哪些大动作?
嘉宾:2020年,我们在制度改革方面确实完成了一些大事件。比如我们出台了“高新二十条”,用真金白银向企业赋能;我们完成了“管委会+公司”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推行“绩效考核、以岗定薪”,建立全新的管委会、部门、岗位三级绩效考核体系。这一系列的改革,标志着高新区深化园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巩固制度改革的成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开展新经济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变“事前设限”为“事中画线+事后监管”;密切跟踪高成长企业制度突破需求,率先制定新经济行业规则,提供突破体制机制局限的宽容政策与试错空间等。二是调整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建立内部协作联动机制。理顺和完善岗位设置与内部协同机制职能,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9.主持人: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高新区“十四五”期间将如何破题?
嘉宾:“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将按照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努力打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园区。一是优化园区空间合作。构建“一廊一心一城多组团”发展格局。二是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包括推进低效用地更新改造、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推进创新创业示范街区建设、规划建设国际社区、提升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数字园区。一方面,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四是建设蓝绿相宜生态园区。包括构建立体化城市生态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等。
10.主持人:教育问题一直是民生领域关注的热点,请问“十四五”期间在教育方面将有哪些大动作?
嘉宾:随着高新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涌入,我们下大力气解决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仍将持续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布局,构建国内一流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设凌水街道中心幼儿园、龙王塘中心幼儿园等10所以上普惠制幼儿园,加大民办学前教育政策扶持,依托社会力量补充学前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建设中铁诺德配套学校、未名山配套学校等4-5所中小学。实施“名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推广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建立优质师资力量跨校区均衡调配机制,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
时间:2021年06月29日13:00:00 - 2021年6月29日14:00:00
嘉宾: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 王育新
简介: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强调要紧扣国家、省、市定位,寻找高新区定位,编制高站位、高标准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今天我们邀请区经发局局长王育新做客本期访谈,围绕 “十四五”规划这一主题和广大市民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记录:
1.主持人: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访问大连高新区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对我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今天我们邀请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育新做客本期访谈,围绕 “十四五”规划这一主题和广大市民进行在线交流。欢迎嘉宾做客本期访谈。
嘉宾: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有机会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
2.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下高新区“十四五”规划起草的情况。
嘉宾:“十四五”规划是在全面小康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区高度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委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自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历经重大课题研究、基本思路形成、规划《纲要》制定三个阶段,历时近两年时间。同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开门问策、问计于民。通过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对高新区各街道、机关、事业单位、驻区机构、各行业领域代表性企业进行调研,累计开展调研50余场次,将收集到的意见纳入到纲要中。各部门密切配合,先后3次对规划《纲要》提出意见建议。融汇了省、市政协委员、律师事务所、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驻村书记等8位专家的重要建议,及时与省、市发展改革委进行规划衔接,确保规划纲要文本的专业性和时代性。
3.主持人:高新区在“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
嘉宾:“十三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取了长足进步,为“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的再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经济综合实力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达6.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十三五”期间平均增速超7%。截至目前,各类注册企业超17000家,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总数达132家、主板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6家、四板挂牌企业114家、香港上市企业1家。在特色产业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力、规模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首批、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共集聚以华信、东软、文思海辉、IBM、索尼、埃森哲等为代表的企业4000多家,占全市IT企业70%以上,拥有软件人才10多万人,营收规模占全市的比重超过90%。其他新兴产业领域多点开花,培育出心医国际、优迅科技、融科储能等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2家,增长超300%;技术合同成交额、知识产权数等指标均居全市第一。
4.主持人:高新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
嘉宾:“十四五”时期,我区将全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方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源、数字活力区、生态品质城”,成为大连“两先区”先行示范区、东北国际科创中心核心区、北方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东北亚开放创新枢纽门户。
5. 主持人:高新区“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任务有哪些?
嘉宾:展望2035年,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全面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跃居全国领先水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一流。英歌石科学城形成国际影响力,集聚一大批全球顶尖研究机构和人才,若干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变革性突破,在洁净能源等领域创新水平保持世界前沿。二是产业一流。全区建成1-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新动能、未来产业加速涌现,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部分领域具备全球领先优势。三是活力一流。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的关键节点,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高度活跃,瞪羚独角兽企业大量涌现,培育出全球知名高技术大企业集团。四是环境一流。形成适合科技产业发展、未来社会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达到国际先进标准。
6.主持人:您认为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亮点有哪些?
嘉宾:我认为核心词是创新策源、数字经济、滨海风情、世界一流。“创新策源”是指打造新动能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新区因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存,因创新而兴。坚持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数字经济”是指打造产业数字解决方案中心。产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为底色,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滨海风情”是指打造高品质城市发展空间。
坚持科产城人文融合,提高城市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世界一流”是指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创新一流、产业一流、活力一流、环境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7.主持人:“十四五”期间,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区将如何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
嘉宾:主要从三个维度发力,一是构建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攀技跳高”。高新区将以获批国家首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高新区”为契机,实行企业创新积分管理。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创新,实行“揭榜挂帅制、赛马式资助”,构建“企业出题—院校揭榜—企业转化”的定向科技研发体系。二是精选好种优苗壮的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建立“雏鹰—瞪羚—潜在(种子)独角兽—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设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遴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库培育。完善上市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扶持一批成长快、潜力大、领域新的创新企业上市融资。三是助力创新创业生态“筑巢引凤”。将新建一批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孵化器和加速器,推动“海创周”线上线下路演常态化,继续实施“海创工程”“科创工程”,做大“七贤荟”双创品牌。支持更多金融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科技银行。
8.主持人:2020年,高新区出台了《大连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引起了广泛热议。“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在政策制定、制度改革方面还有哪些大动作?
嘉宾:2020年,我们在制度改革方面确实完成了一些大事件。比如我们出台了“高新二十条”,用真金白银向企业赋能;我们完成了“管委会+公司”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推行“绩效考核、以岗定薪”,建立全新的管委会、部门、岗位三级绩效考核体系。这一系列的改革,标志着高新区深化园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巩固制度改革的成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开展新经济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以负面清单为主的产业准入制度,变“事前设限”为“事中画线+事后监管”;密切跟踪高成长企业制度突破需求,率先制定新经济行业规则,提供突破体制机制局限的宽容政策与试错空间等。二是调整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建立内部协作联动机制。理顺和完善岗位设置与内部协同机制职能,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9.主持人:在提升城市品质方面,高新区“十四五”期间将如何破题?
嘉宾:“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将按照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努力打造整洁有序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宜业绿色智慧园区。一是优化园区空间合作。构建“一廊一心一城多组团”发展格局。二是有序开展城市更新工作。包括推进低效用地更新改造、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推进创新创业示范街区建设、规划建设国际社区、提升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数字园区。一方面,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加强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四是建设蓝绿相宜生态园区。包括构建立体化城市生态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等。
10.主持人:教育问题一直是民生领域关注的热点,请问“十四五”期间在教育方面将有哪些大动作?
嘉宾:随着高新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涌入,我们下大力气解决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十四五”期间,仍将持续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布局,构建国内一流的现代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建设凌水街道中心幼儿园、龙王塘中心幼儿园等10所以上普惠制幼儿园,加大民办学前教育政策扶持,依托社会力量补充学前教育资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建设中铁诺德配套学校、未名山配套学校等4-5所中小学。实施“名校名师名长”三名工程,推广合作办学模式,探索建立优质师资力量跨校区均衡调配机制,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