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25年大连高新区土地储备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序调控房地产市场,推进城市功能拓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我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自然资规〔202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及《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本级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意见》(大政办发〔2019〕64号),结合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国土空间规划,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增强高新区管委会对用地市场的调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二、工作原则
1、加强规划引领,保障规划实施
落实《大连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大连高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为指引,切实贯彻“十四五”加快优化园区空间格局的新要求,结合年初高新区土地出让计划安排,制定本土地储备计划,优先储备高新区发展的重点区域。
2、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
重视土地储备生态效益,土地储备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致力营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的格局。从土地储备计划、地块入库到土地供应全程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工业遗产。
3、坚持重点突出,优化供给结构
基于“十四五”期间大连高新区区域空间新格局的发展要求,以及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对于重点发展空间的价值研判,重点保障高新区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项目的用地供应,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4、统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坚持“控总量、优增量,盘存量”的思路,强化土地储备统筹管理,不断提升土地开发利用质量效益。坚持节约优先为主的方针,加大高新区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优化收储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5、实施储供联动,确保计划执行
计划储备、入库、供应实施适度弹性及滚动管理,加强各项目地块的动态跟踪,定期总结计划执行情况,形成储供联动、增减联动、增存联动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计划有序实施,保障高新区土地市场平稳发展。
三、工作思路
一是科学有序推进企业搬迁改造用地收储,有效盘活主城区存量建设用地,为完善高新区更新拓展空间,实现腾笼换鸟的同时,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实施废弃工矿用地收储,按照“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改善高新区生态环境;加强收储工业用地的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提高土地供给质量。
三是全力保障重大招商项目、重点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四是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协调解决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四、计划安排
(一)计划储备土地情况
2025年高新区拟收储土地面积总盘约198.37公顷,地块22宗(附表),详细如下:
1.2024年度结转地块13宗;
2.2025年度新增地块9宗,其中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项目地块2宗;
收储计划之外的项目,按管委会相关要求,经管委会研究同意,依指令由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提请,报自然资源局初审,通过后报园区三委会审议通过,纳入2025年收储计划并实施收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符合土地收储专项债券的收储项目,按要求进行追加补充。
(二)计划供应土地情况
2025 年计划供应土地约79.79公顷,其中约15.13公顷已于2024年完成收储,市政道路占地约4.31公顷,此规模纳入高新区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五、资金需求
2025年高新区按照拟收储项目预计需要土地储备资金约38.65亿元,其中拟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约6.19亿元,预算资金支付以财政审核为准。预计土地出让金约53.18亿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主动加强高新区各部门协作配合,明确各方关系,理顺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定期协调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本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有效实施;二是在充分论证和防控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我区土地储备工作机制。
2.加强储备地块宣传,促进项目尽快落地。通过政策宣传、招商会议方式推介拟出让土地信息,加强政策宣传。及时了解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尽快解决,积极营造亲商安商扶商氛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本计划如需调整,需重新上报大连高新区收储规划交易委员会议定。
为做好2025年大连高新区土地储备工作,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序调控房地产市场,推进城市功能拓展,持续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我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自然资规〔202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52号)及《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本级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意见》(大政办发〔2019〕64号),结合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及国土空间规划,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土地收储力度,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增强高新区管委会对用地市场的调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二、工作原则
1、加强规划引领,保障规划实施
落实《大连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大连高新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规划》为指引,切实贯彻“十四五”加快优化园区空间格局的新要求,结合年初高新区土地出让计划安排,制定本土地储备计划,优先储备高新区发展的重点区域。
2、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
重视土地储备生态效益,土地储备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致力营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的格局。从土地储备计划、地块入库到土地供应全程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存量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工业遗产。
3、坚持重点突出,优化供给结构
基于“十四五”期间大连高新区区域空间新格局的发展要求,以及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对于重点发展空间的价值研判,重点保障高新区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项目的用地供应,优化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4、统筹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坚持“控总量、优增量,盘存量”的思路,强化土地储备统筹管理,不断提升土地开发利用质量效益。坚持节约优先为主的方针,加大高新区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优先储备闲置、空闲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优化收储土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5、实施储供联动,确保计划执行
计划储备、入库、供应实施适度弹性及滚动管理,加强各项目地块的动态跟踪,定期总结计划执行情况,形成储供联动、增减联动、增存联动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计划有序实施,保障高新区土地市场平稳发展。
三、工作思路
一是科学有序推进企业搬迁改造用地收储,有效盘活主城区存量建设用地,为完善高新区更新拓展空间,实现腾笼换鸟的同时,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实施废弃工矿用地收储,按照“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改善高新区生态环境;加强收储工业用地的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修复,提高土地供给质量。
三是全力保障重大招商项目、重点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四是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协调解决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
四、计划安排
(一)计划储备土地情况
2025年高新区拟收储土地面积总盘约198.37公顷,地块22宗(附表),详细如下:
1.2024年度结转地块13宗;
2.2025年度新增地块9宗,其中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项目地块2宗;
收储计划之外的项目,按管委会相关要求,经管委会研究同意,依指令由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提请,报自然资源局初审,通过后报园区三委会审议通过,纳入2025年收储计划并实施收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符合土地收储专项债券的收储项目,按要求进行追加补充。
(二)计划供应土地情况
2025 年计划供应土地约79.79公顷,其中约15.13公顷已于2024年完成收储,市政道路占地约4.31公顷,此规模纳入高新区年度土地供应计划。
五、资金需求
2025年高新区按照拟收储项目预计需要土地储备资金约38.65亿元,其中拟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约6.19亿元,预算资金支付以财政审核为准。预计土地出让金约53.18亿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一是主动加强高新区各部门协作配合,明确各方关系,理顺联动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定期协调解决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本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有效实施;二是在充分论证和防控风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完善我区土地储备工作机制。
2.加强储备地块宣传,促进项目尽快落地。通过政策宣传、招商会议方式推介拟出让土地信息,加强政策宣传。及时了解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尽快解决,积极营造亲商安商扶商氛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本计划如需调整,需重新上报大连高新区收储规划交易委员会议定。